新华社成都3月22日电(吴晓颖、张逸佳)遍布北美的美洲黑熊并非“土著居民”,而是在约350万年前的全球冰期,美洲黑熊的祖先通过结冰的白令海峡从亚洲迁徙来的。我国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在类似北美、欧亚两大陆之间的物种扩散事件中,欧亚大陆向北美大陆的扩散事件明显多于北美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扩散事件。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该刊物是我国第一份英文版自然科学综述性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团队采用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数据,通过数据模拟,整合了92次物种扩散事件,其中包括5次哺乳动物、16次两栖爬行动物、9次无脊椎动物、5次真菌和57次植物。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北美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扩散事件(31次)明显少于欧亚大陆向北美大陆的扩散事件(61次),两大陆之间存在长时间不对称量级的生物扩散。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不对称量级的生物扩散?李家堂团队通过分析这些物种扩散事件的历史,发现扩散事件在时间线上的动态模式与气候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相关性。
据介绍,几千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有一条可以跨越白令海峡的通道,被称为白令陆桥。约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导致恐龙灭绝的动荡寒冷气候结束后,全球气候逐渐回暖,白令陆桥区域也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两侧大陆间的扩散事件都在逐渐增多。大约3500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冰期降温事件,欧亚大陆物种通过白令陆桥向北美大陆的扩散增速明显减缓;北美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扩散事件明显减少。随着气候回暖,两侧扩散事件又有所回升。大约2500万年前,降温事件致使白令陆桥两侧的扩散事件都逐渐减少。
李家堂团队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一系列气候变化最终导致北美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扩散事件明显少于欧亚大陆向北美大陆的扩散事件,进而造成两大陆之间存在不对称量级的生物扩散现象。
相关链接:
果实为何“五颜六色”?中美研究告诉你答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