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留老添新追求人景合一
“三角池片区一期工程还给我们一个水清景美的公园,我相信二期工程肯定也是一个人景和谐的民心工程。”4月8日,前来海口市第十一小学接孩子放学的市民符璧山站在大同桥上,他指着围挡里面的亲水栈道告诉记者,二期项目建成对外开放后,他要带喜欢画画的女儿前来写生,现在的东西湖是大家都喜欢的共享花园。
三角池片区二期项目更加注重人在景中游的美感,追求人景合一的景致。“这一带是口袋公园区域,公园铺装突出现代简洁的风格,延用三角形设计母体。”王利介绍,公园区域是大同路和广场路进入环湖景观的第一个空间,主要采用生态手法打造可游可赏可憩的空间小景。
口袋公园去年12月施工,施工内容分为亲水栈道和景观提升两部分,在西湖内采取围堰抽水的方案,进行栈道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待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结构安装,然后使用菠萝格木板铺装、栏杆安装、亮化施工等。目前,亲水栈道钢结构安装基本完成,预计今年5月可完工。
西湖沿岸种植设计总体要求为,绿色浓荫生态自然,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对乔木层采取“留老添新”的策略,因用地区域建筑密度大,现状树木长势良好,乔木原则上全部保留。新增植物需要与现状植物有机融合,依据原来的群落结构,少量补充新植物,完善原有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湖岸林冠线。同时,清理长势不好的灌木,疏密结合以透为主;整理能体现热带特色的植物,如开花、色叶、新优品种,集中归堆,重新配置。
在广场路沿线的西湖岸,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平整场地。王利告诉记者,这一带将建成全敞开式的滨湖步道,能够使游人与湖景更加亲近,湖边栽植水生植物,既能保证安全又能丰富湖边景色。
保洁人员清理东西湖水面垃圾。
广场湿地:景观提升彰显民本情怀
“石笼里装了不少火山石,看上去跟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有几分相似。”住在西湖南侧的市民吴先生说,这里要建设潜流湿地,前段时间,他看到施工人员挖出不少黑臭的淤泥。
“潜流湿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改造前地下有3米多深的淤泥,垃圾较多,污染较严重,人若不慎掉入会很危险。”王利介绍,结合现状潜流湿地区域设计水中花园,达到漫步于水上生态花园的观景特效。潜流湿地已于1月9日开始施工,当前完成总量约85%,预计5月份可全部完工。淤泥换填和石笼安装已完成,现在正在进行人行过道碎石回填、垫层浇筑,水生植物种植等。
以人本属性为出发点,在细节上强调景观设计。4月8日,纪念碑广场前数名施工人员正在往叠水池的内壁贴文化石。“纪念碑广场设计突出庄严感,整体铺装大气简洁。”王利告诉记者,广场于3月4日开始施工,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施工,改造后将凸显纪念碑的高大威严,绿意盎然的美感。广场改造前原有苗木高大,遮住纪念碑,且叠水池年限较久显得陈旧,因此对池底及侧边石材进行铺装,更换原有景观苗木,安装亮化灯光等。“在改造时我们进行了人性化的改造,叠水池原池底提高了约30厘米,以免儿童不慎跌入池中发生溺水危险。”
西湖北岸将结合海口人文特点打造市井文化长廊,融合市井五景(老爸茶、龙舞、狮舞、椰雕、琼剧),展现海口特色市井文化,形成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滨湖景观,用错落的文化柱和镂空景墙雕刻市井场景,既丰富文化景观又增加游赏趣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