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箭般蹿升至138位 23岁的恒大如何逆袭世界500强一众强手?
成为世界500强,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梦想。在世界500强名列前茅,更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年仅23岁的恒大排名实现“四连跳”,成为世界500强最大的“黑马”,它又是如何完成“光速奔跑”?
7月22日,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恒大以704.8亿美元营收连续第4年上榜,排名第138位,比去年大幅提升92位,与此同时,相较2016年首次上榜时的496位,排名更是提升358位,成为世界500强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
那么,恒大到底是如何实现“光速奔跑”?笔者认为,该现象亮眼但并不偶然,它的出现反而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恒大现象”的必然性
首先,中企所在的主场—中国大陆,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经济最为活跃的统一大市场。过去几年因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下滑,但基于庞大的基数效应,仍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贡献了全球35%左右的经济增量。中企只要抓住结构性机会和新的市场增量,仍可获得长足发展。
其次,恒大等中企的自身实力是充要条件。中国市场的红利一直都在,但能否抓得住,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准备,君不见这些年也有不少中企因经营不善而掉出《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恒大等中企的强势冲榜与企业自身的功底密不可分,就如许家印口头禅,“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展现恒大的功底”。
多元产业齐头并进
如果说地产让恒大跃上了世界的舞台,那么多元化或许将成为恒大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关键。
2010年,恒大注资10亿元成立了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开启了多元化之路。彼时正值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市场都在观望的时候,许家印率先出手了,事后有业内人士表示,“他不按常规出牌的思维方式,大开大阖的操作手法,决绝、强硬的手段,成就了今天的恒大。”
2014年,恒大收购上市公司新传媒,随后更名为恒大健康。2017年8月,恒大召开 “恒大童世界”新闻发布会,提出打造面向少年儿童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顶级童话神话主题公园。
进入2018年,在恒大和法拉第未来合作因贾跃亭的失信而告吹之后,人们一度以为恒大造车不过就是试试水。但从今年1月开始,恒大接连完成对NEVS、卡耐、e-Traction和Protean的收购,与此同时,恒大在广州和沈阳落地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半年时间,没有人再敢怀疑恒大的造车决心。
恒大表示要力争用3-5年的时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许家印更是颇为自信地表示,自己曾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就在上个月,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正式量产下线。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恒大不仅是“大”,它更是一家紧握科技创新的潮流,以助力科技强国战略为己任的世界顶级企业!
相关链接:
恒大集团跃升至138名 每3天赶超一家世界500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