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寄丢、员工窃取信息利用货到付款诈骗……近日,快递行业的乱象引公众质疑:收个放心快递,怎么就这么难?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丢件、损毁、信息泄露……我的快递谁说了算?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9-08-24 07:43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题:丢件、损毁、信息泄露……我的快递谁说了算?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郭方达 付光宇

  货物寄丢、员工窃取信息利用货到付款诈骗……近日,快递行业的乱象引公众质疑:收个放心快递,怎么就这么难?

  包裹被“粉碎” 信息被泄露

  不久前,李女士通过某快递公司从大连向长沙寄出了27公斤货物,然而该包裹到达长沙后,在李女士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快递公司直接将包裹送到了当地的旧衣回收厂,包裹中的大部分物品已被当作垃圾销毁。

  李女士表示,该单快递由快递员签收,她本人并不知情,直到时间太久她打电话追问,快递公司才告知她包裹已经被送到旧衣回收厂粉碎。

  “总价值15万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包裹里的东西都是我学生时期的重要回忆。”李女士说,相较于赔偿,她更希望能够找回自己的物品。

  该快递公司长沙暮云站点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是由于快递员疏忽,未仔细辨认面单,误以为是旧衣回收的快递单,所以才将包裹错误寄送,具体定损由公司理赔小组进行。之后,该快递公司回应称,李女士物品已找回4公斤,公司也将对李女士损失负责到底。

  快递公司员工怎么能私自签收包裹?签收后又为什么不经客户确认私自处理?包裹物品究竟去向何处?价值这么高的货物如何赔偿?不少人对该公司的管理提出了质疑。

  有网友提出,保价赔偿主要涉及丢件和毁损的情形,但是该事件的情况应该不属于这两类,而是属于收件员擅自处理。“不然收件员人人都把包裹抱自己家了,这是非法侵占。他们不能按照丢件、损毁来赔。”

  近日,南京警方破获的一起诈骗案件也涉及快递公司。该案中,嫌疑人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进行精准诈骗、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

  据了解,嫌疑人利用快递员的身份,从快递公司获取客户信息,向受害者发送货到付款的包裹,因为个人信息一致,很多人选择付款签收,拆开后却发现是自己未曾购买的劣质产品。

  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也遇到过快递员自行签收、丢件、损毁等情况,但维权往往周期长、效果差。

  乱象频发 原因究竟何在?

  业内人士表示,快递行业乱象频发的原因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从快递公司自身来说,为了个人考核或市场数据,一些企业内部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自查自纠的动力。

  以南京曝出的货到付款诈骗案为例,相关从业者透露,快递公司间各个分部发件量都有竞争,为了在排名中取得头筹,分部会使出浑身解数,其中可能有违规的部分,只要能提高绩效,企业的地方管理层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提出,“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在交付商品时,应当提示收货人当面查验;交由他人代收的,应当经收货人同意。”但有从业者告诉记者,这样的规定在执行中面临一定的实际困难。

相关链接:
除了二次收费 你在取快递时还遇到过哪些“坑”?
快递频出“内鬼”泄露公民信息 “货到付款”要当心
快递业应向社会传递契约精神
快递业亟须完善赔偿机制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郭方达 付光宇]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