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送货时,收货方往往不在家,如果周围有合作网点我们都会尽量放置在代收处。由于有送达时间的考核要求,往往不可能等到收货方自己查验或征求其同意,有时代为签收也是无奈之举。”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
针对外部因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金融委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苏慧认为,相较于前几年,目前快递行业已相对规范,但遇到春节、双十一等节点,加上用工难的问题,途中滞留、丢件等情况仍会出现。
郭苏慧认为,天气、地理等因素对于快递行业的影响也较大。同时,快递存在多级合作,长途运输、航空、落地配套、网点等分属不同企业单位,任何一个节点的调整都可能造成全链条失速。
权益受损 到底该怎么赔?
“一般情况下的快递损毁丢失,如果是有保价的,就按保价来赔偿,如果没有保价,那就按照邮费的三倍来赔偿。”然而,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此次李女士丢件的情况。
“在这个快递过程中,快递方不仅将快递单发错,而且是自己签收,又当垃圾给处理了,这是重大的过错,甚至有故意的嫌疑,按照邮政法,并不适用三倍赔偿的规定。”朱巍强调。
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主任潘强也表示,从合同法角度讲,承运人未将货物送到,属于违约,应据实赔偿。
专家认为,案例中的包裹被私自处理,属于重大过失或故意,这种情况没有赔偿限额,应按照实际损失来赔偿。如果进行到诉讼程序,法官可能会用高度盖然性的原则,按照目前已经找回的部分去推断出整体的损失,进而要求企业做出相应赔偿。
除了损毁快递的索赔,法律人士对于一些物流企业客户信息保护的缺陷提出了担忧。朱巍认为,以往的电信诈骗之所以能够得手,就是因为诈骗者掌握受害者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获得部分人的信任。快递企业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应时刻注重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近年来,快递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专家指出,与此同时,行业自身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企业应根据实际难点拿出应对措施与合理规划,相关部门的监管也要加强。
“近来的几个案例说明相关企业管理混乱,在好几个环节都出了问题,相关部门应重视对个别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这类社会热点。”潘强建议,必须加大企业违约违法成本,形成震慑作用,有效治理行业乱象。
相关链接:
快递业亟须完善赔偿机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