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制度创新 开辟加速发展新征程
勇立潮头当表率,建设自贸港呼唤创新。海口着力以破解改革难题为导向、以推动重点改革为抓手,以持续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新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4月8日下午,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举办“云签约”活动,包括金融、咨询、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105家境内外第三方专业合作方与该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自贸港全产业链招商服务平台。
自贸港全产业链招商服务平台是海口加强招商引资和总部企业服务的创新招商服务新模式。平台以实现全产业链招商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双驱动”为目标,充分整合产业研究、产业招商、项目落地、企业运营、产业协同等企业服务全产业链资源。投资企业从项目落地、设立公司开始,便可轻松享受到投资运营全流程服务,破解投资难、运营难的症结,实现企业“拎包式”投资落地。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创新。今年2月,海口召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全省率先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激活市场新动能。
根据改革方案,海口对涉及全市21个部门的10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改革,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
“积极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更多事项实行告知承诺是此次我市改革的重点和亮点。”海口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就符合经营许可条件的作出承诺,有关部门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行为的实施告知承诺即入制。海口将全市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领域,企业获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经营。
制度创新,同样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去年12月,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正式对外发布社会治理类4项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六批)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经过严格规范的报送及筛选程序,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和专家论证,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阶段性发展成果。
案例高度聚焦社会治理中的重难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以破解改革难题为导向,以推动重点改革为抓手,以持续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其中,入选的海口美兰区以“微实事”创新社区参与式预算的案例,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海口市美兰区通过社区参与式预算改革,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解决群众“危急难”民生公共服务项目,实现从“政府配菜”向“百姓点单”、“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单一供给”向“多元参与”三个根本性的转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据统计,美兰区群众自主提议出543个公共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达35.6万人,满足了群众需求,进一步改善了民生环境。
案例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不仅在国内被中央改革类时政刊物《中国改革》高度肯定,亦被国外媒体报道。此外,案例被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高新区分别以“幸福微实事”“和谐微实事”等模式进行复制推广。
海口对照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结合当前的国情、省情、市情,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又脚踏实地、稳妥可控,以破解改革难题为导向、以推动重点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全市制度创新工作。在此过程中,及时将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做法总结归纳、复制推广并上升为规章制度,在制度创新的轨道上全面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奋力谱写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壮丽新篇章。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积蓄海口发展新动能
重点项目是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的载体和关键,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海口按照“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原则,围绕重点行业(包括总部经济、高新技术、十二个重点产业)、重点设施(包括“五网”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重点区域(江东新区、临空产业园)等方面,将具有投资体量、建设规模、带动作用的项目,安排为重点项目。
“全力以赴,拼力跑出复工'加速度'。”4月7日下午,美兰机场航站楼一线建设者徐洪春不禁心潮澎湃,经过不懈努力,气势恢宏的T2航站楼已然拔地而起,江东新区崭新的空港门户初露“真容”。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美兰机场二期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节后有序全面复工,3500余名施工人员,开足马力,推动项目满负荷建设,朝着全面完工目标加速冲刺,抢抓节后有利时机,争当排头兵,以实际进度和成效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增光添彩。
美兰机场二期项目现场总指挥潘建介绍,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的设计目标为2025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竣工启用后不仅可为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业,运输大量客流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保障,还将整合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在海口市滨海大道万绿园旁,有一座藏在海南人记忆中的地标建筑——海口会展中心。2002年投用后,该项目填补了海南缺乏专业会展场馆的空白,多年来在海南会展行业发展中一枝独秀,一度成为海南会展经济“晴雨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会展产业发展转型,海口会展中心于2014年全面停止会展业务,功能转型遭遇瓶颈,逐渐成为被世人淡忘的“角落”,地处主城区核心地段的楼宇濒临闲置。2019年5月18日,海口启动会展工场改建项目,对原海口会展中心全面升级改造,闲置楼宇加速蝶变企业总部基地。
项目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遵循国际标准,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流的知名企业总部经济办公区。项目改造面积4.08万平方米,配备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及综合办公区域、餐饮、健身休闲等设施,配有916个停车位,可容纳约5000人同时办公。
“去年5月18日开工以来,原海口会展中心迈入改建快车道,我们注重保留城市记忆,在保持外部形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海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扛起国企责任担当,推进项目全面冲刺建设,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抢工期,确保今年5月底按时保质建成,筑造高品质企业总部基地,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口牢固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坚持责任到区、党政同责,把每一个项目压实到属地、分解到行业、细化到企业、落实到项目、考核到责任人,持续掀起重大项目建设高潮。
海口创立一站式服务体系,将“企业秘书”向项目建设延伸,建立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全程服务和辖区单位“首席服务员”制度,并纳入服务质量绩效考核,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进度慢等突出问题。建立项目驻点民警,严厉打击一切阻碍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保障施工环境。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以“工匠精神”追求项目品质,力争把所有的项目建成效益工程、廉洁工程、优质工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