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山荔枝“火”了 农民腰包鼓了
琼山区发展荔枝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三门坡镇,一箱箱新鲜的荔枝被打包装箱,销往全国各地。记者 史瑞丽 通讯员 龙泉 摄
随着荔枝不断上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新德村脱贫户李洪光,变得特别忙。半个月来,他每天不是忙于采摘自家的海口火山荔枝,就是忙于来回收购点送荔枝。
前几年,李洪光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政府不仅送来了牛、猪种苗,让他发展养殖业,还引导他种植了170株荔枝,2016年他们全家因此脱贫。今年,李洪光家的荔枝产量达7000多斤,纯收入预计3万元。
作为海口荔枝的主产地,三门坡镇种植荔枝面积为5.8万亩,总产量在1亿斤左右,目前约70%已经被订购。近年来,琼山区通过发展荔枝等种植产业,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吃上了“荔枝饭”,鼓了腰包,盖起一栋栋“荔枝楼”,特色农业经济推动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发展荔枝产业带富农户
最近,三门坡镇梁记荔枝采摘园里,红红的荔枝挂满枝头,每天一大早就迎来了众多的采摘者,节假日和双休日更是成了大人和孩子的乐园。
梁家父子种植了约100来亩荔枝,父亲“老梁”梁昌群负责种植生产,儿子梁其任则负责鲜果销售,除了亲自采摘和直销,电商等网络平台也成为了梁记荔枝园重要的销售渠道。
“今年自家种植海口火山荔枝预计产量达15万斤!”5月12日上午,在自家的三层洋楼里,梁家父子盘算道,按眼下这价格,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游客入园采摘每人20元,带走每斤10元。双休日入园采摘的游客有上百人。”梁其任介绍,由于他家是沿路铺面,交通方便,拿自家房子后面的荔枝园给游客提供采摘游玩,收入也比较可观。
而在三门坡镇石婷产销专业合作社里,人称“林叔”的合作社老板林书伟正忙着指挥工人收购荔枝并分拣。“我这每天都发车,今天准备发8万斤。”林书伟说。
据了解,石婷产销专业合作社从4月20日开始往内地城市发荔枝青果,20天时间发货约120多万斤,价格从最早上市的18元/斤到今天的6元/斤,收入非常可观,产销两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