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国际先进药械进国门
乐城:努力打造中国医疗对外开放世界级窗口
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俯瞰。 阮琛 摄
6月的博鳌乐城,花儿怒放,鸟儿歌唱,活力四射。
“这就是给生命以希望的地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一家医疗机构内,患者吴先生望着窗外的美景连连感慨道。今年4月,身患“癌中之王”黑色素瘤的吴先生在绝望之中到乐城求医,但治疗黑色素瘤的特效药极为稀缺。以救治生命为重,乐城相关部门利用政策优势,引进一款尚未在国内上市的药物,目前患者已经接受两次药物和辅助治疗,精神状况良好。
吴先生的就诊经历,正是乐城先行区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国内患者不出国门,用上国际最先进的医疗资源并治愈病痛。这在如今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意义更为凸显。
至2019年底,已有近300名疑难重症患者借助先行区的特许药械控制了病情乃至恢复健康。近期,先行区累计创下的“全国首例”(特许药械中国内地首次应用)有望突破100例,一批重大疾病在国内有了全新特效疗法。
数字的背后,标志着先行区“放管服”改革的重大突破。从持续深化极简审批改革,到成立园区管理局进一步理顺体制,再到创新卫生、药监“二合一”综合监管模式等,困扰发展的体制机制痛点阻点被打通,推动乐城先行区步入发展全新阶段。
A
机制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旅游产业园区,乐城先行区的发展注定是“摸着石头过河”。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乐城先行区,赋予九条可概括为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交流“4个特许”的优惠政策。
围绕国家赋予的黄金政策,新生的乐城先行区摸索前行。先行区成立之初,通过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全面实行极简审批,让有意向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进驻园区。
很快,博鳌恒大国际医学中心、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等一批项目在乐城先行区内落地开花。
“我们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企业注册,5个月实现项目落地。”海南瑞达麦迪赛尔国际医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乐城先行区的高效审批,令项目提前落地见效,节省了企业成本。
为了进一步为乐城先行区的发展“松绑”,海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乐城先行区管理局。管理局由省政府直接管理,是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定机构。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成立后,围绕医学产业园区定位,在园区“极简审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模式,压缩审批时限。比如,乐城先行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创新实行“两证一批复同发”,在核发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的同时,一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的批复,验收通过后即可执业。
“三级医疗机构设置以前要等待几个月时间,改革后被大幅度压缩至1-3个工作日。”乐城先行区内一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说,改革极大缩短了医疗机构的筹建周期。
数据显示,仅2019年,乐城先行区共受理行政许可办件及备案事项323件,办结率100%,共节省企业办事时间4669天,项目规划正常审批需要429个工作日缩成58个工作日。
不仅是企业、项目落地提速,特许药械应用也在层层递进的改革中明显提速。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介绍,管理局积极联合省卫健委、省药监局、海口海关等部门,从注重用药用械的便利性等出发,进一步深化极简审批改革,“通过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将纸质审批变为网上审批,药械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最快可当日完成审批。”
不断深化的审批改革,大大释放园区发展活力。行走在乐城先行区的道路上,当初的“灰头土脸”已大变模样:康祥大道笔直宽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花红绿韵中,掩映着形态各异、设计新颖的医疗康养机构,处处是朝气与活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