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重庆果园港码头,千吨货轮组成的船队,在这里装卸货物,一派繁忙景象。
果园港不只是一个港口,而是被赋予了诸多重要的使命,身居“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支点;扼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核心区、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贸易的关键节点,助推两江新区成为世界中转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沙盘”上,它还是带动四川沿江地区港口群的“领头羊”。
有了这么多“光环”,果园港并不满足,干完了“重活”干“细活”——不遗余力地打造智慧港口。
果园港。陈力行 摄
果园港VS多式联运
四向开放通道连通欧亚
打开重庆地图,果园港深居内陆,不沿海也不沿边,却是我国内河“水、铁、公”联运物流枢纽港,更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航运枢纽。
去年,重庆市凭借果园港的辐射带动能力,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物流枢纽,这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果园港于2013年12月5日开港,七年时间,就跃升为全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
作为交通部规划建设的内河第三代现代化西部大港,果园港采取了“前港后园”的模式。
以前,货物运输到港口,想进行仓储、加工、交易、再包装等事项,只能运输到其它地方,增加了流通成本。因此,建港口物流园解决了这一痛点,不仅减省环节,还能降低成本。
通江达海方面,果园港打通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开放通道,“铁水公空”四种联运模式在此连通。
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太平洋,可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西向北,经兰渝铁路,通过中欧班列可达中亚、欧洲;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印度洋,可达东盟、南亚。
果园港。陈力行 摄
果园港VS智慧园区
装卸智能化结算数字化
不仅跑得远,果园港还“机智”过人。
果园港将自己演变成了“变形金刚”。
码头上的岸桥像巨型机器手,灵活地“拿捏”各种货物和箱体;控制室里,操作人员只需对着大屏幕,动动手指,就能对堆场内的12排岸桥进行远程控制。
果园港目前使用的这套智能理货系统,识别率达96%以上。理货的同时即生成理货报告,通过系统线上迅速发送至海关。
今年抗疫期间,果园港还上线了集装箱“无纸化平台”。该平台采用新的信息化业务流程,繁复的纸质单证被电子单证替代,系统整体实现单证电子化、道闸无人化,全程无需人工交接。
在刚刚结束的2020线上智博会上,果园港又牵手前海联合交易中心QME,共建大宗商品交易及数字供应链产业。
其中,“区块链电子仓单”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基于联盟链的金融级资产,将现货转化为优质安全、直接穿透至底层并且具备良好流动性的短期资产,可为港口及腹地企业客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智慧物流、智慧口岸、智慧通关、智慧政务、智慧招商、智慧生活等业务模块,让果园港成为了集聚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智慧物流枢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