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整改
完善优化语言环境
“为优化海口国际化语言环境和营商环境,从海口目前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近期重点整改和建设区域。我们经过摸底调查,确认新增和改造的外语标识标牌约为50000余块。”市委外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我们还组建了海口英文译写审核专家咨询小组,主要指导翻译公司参照海南省地方标准开展译写、对译写成果进行讨论审议以及后续实地调研纠错等,为海口的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提供英文译写专业支持。”
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美富村路口设置的中英双语标牌。
记者了解到,海口目前已完成机场、码头、景区景点、酒店、美丽乡村、综合公园等地方的外语标识标牌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约8.7万余字的英文译写。
海口万绿园工作人员在安装中英双语标识标牌。
“外语标识标牌的目的就是为外籍人士在海南旅游、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标识标牌千万不能为了突出语法而舍弃沟通的本意,要简单、直接、易懂。”海南地方标准编写组负责人、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张昊表示,“这项工作看上去简单,实际繁琐复杂,外语标识标牌的语言、字体、颜色、大小及位置都要规范化。”
张昊介绍,英文译写不是简单的翻译工作,而是要讲究标准和规范。目前虽然有关于译写的地方标准可以参考,但实际运用中却很难细化,如海南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雷公笋,是一道美味佳肴,翻译时应结合传统文化,让外国人能看明白。
小标识有大作用,海口在完善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不仅提升本地文明素养,开拓国际视野,更是优化发展环境,展现良好形象,让海南自贸港建设“颜值”与“质感”兼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