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载人航天、深海工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同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同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海南三亚母港,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十四五”时期,海南将打造种业、深海、航天三大科创高地,争取国家实验室落户海南,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全国深海科技基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和航天重大产业基地,“陆海空”产业总规模超350亿元。集聚全国热带学科研究力量,攻克若干热带特有疾病。建设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力争创新药突破10个。拓展“智慧海南”应用场景,在“多规合一”、教育、医疗、应急等领域领跑全国。积极推动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先导试验区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提速行动,企业数量超3000家。实现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34%、投入强度达1.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2件。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海南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效。
为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2020年10月,海南发布《海南省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0-2021年)》,从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财产登记、获得信贷和改善融资环境、纳税便利化、跨境贸易、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人才流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11个方面出台了31项措施。同时,出台“六要和六不准”,明确政府和市场交往的规则。
全面促进消费
“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海南紧抓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这一契机,于2019年10月1日起,开展为期一年的海南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2020年7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策开始实施,将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并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2020年9月,海南出台《海南省促消费七条措施》,明确提出释放免税购物新政策效应、鼓励汽车消费、拉动餐饮消费、促进网络零售、加大活动促销力度、完善“消费一码通”促销功能、加强统计调查监督等七条措施。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2倍多。免税新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吸引国人境外消费回流,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