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启动城市大脑二期建设,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城市更智慧 百姓得实惠
俯瞰海口湾世纪大桥区域,碧水蓝天,景色优美。记者 康登淋 摄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全市范围布设163个海南政(警)务便民服务站,市民可就近办理456个事项;椰城市民云APP上线4年,入驻省、市单位73家,累计注册用户数250万,服务总人次超2.6亿……
自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海口市在城市大脑、推动“数字政府”建设、12345椰城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政务服务“就近办”“掌上办”“一次办”,数字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不断增强。力争到2023年,海口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考核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1月5日,海口市科工信局组织召开城市大脑二期项目启动会,对项目建设提出总体要求,标志着城市大脑二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工作人员在接听热线。记者 康登淋 摄
A
政务服务“零跑腿”
网办量从17%提高到47.25%
“政务便民服务站真方便,24小时上岗,我们想起要办的事马上就能办理。”1月5日下午,在南沙路的海南政(警)务便民服务站,市民叶天胜在政务服务自助机屏幕上,不到5分钟,就成功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业务。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海口在全市范围共布设163个海南政(警)务便民服务站,市民能就近、自助办理我市公安、社保、公积金、教育、民政等39个部门共计456个事项,推动实现市民“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就近办”“自助办”的要求。
海口政务服务结出的“果实”远不止这些。记者从海口市科工信局获悉,近年来,海口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零跑动、优服务”改革,打造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政务服务大厅部署使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管,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海口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内,数据展示屏详细记录展示市民热线、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等数据。记者 康登淋 摄
目前,海口政务服务平台已对接省电子证照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满足政务服务的电子证照需求,已能提供69类电子证照。海口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31个审批专门窗口到现在的19个窗口,行政审批事项大大简化;开展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制”专项改革,已上线300个事项自动审批、221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同时,海口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在政务服务网和椰城市民云移动端上线1495个个人事项和1964个法人事项,网办量从17%提高到47.25%,2020年海口市网上政务服务排名提升7名,是全国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推进“政务+邮政”改革,开展12345“政务总客服咨询+邮政跑腿+线下帮办”的方式,群众只需拨打12345热线电话或通过“海口12345”微信公众号申办,便有邮政专职人员上门收取办事材料并送往政务大厅帮办窗口受理,办理完成后将结果邮寄回办。
此外,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海口还在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智慧水务、智慧生态、智慧市政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