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开始实施,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案件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规范格式条款、完善“七日无理由退货”,网络消费纠纷相关司法解释正式实施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3-16 08:28

规范格式条款、完善“七日无理由退货”,网络消费纠纷相关司法解释正式实施

明确各方责任 保护合法权益(法治聚焦)

核心阅读

伴随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开始实施,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案件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方式。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在网络消费纠纷案件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频繁出现。例如,消费者经常看到的格式条款“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有法律效力吗?已拆封的网购商品,是否还能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直播带货发生纠纷,消费者该向谁提出赔偿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依法保护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该司法解释已于3月15日正式实施。

签收即视为商品合格?

这类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无效

现实中,消费者签收商品时一般不会拆开详细查看,更没有时间试用。但有些网络消费合同格式条款单方规定,消费者签收商品后,就不得提出质量问题,这种格式条款效力如何认定?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郑学林表示:“这种格式条款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有关‘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的格式条款无效。”

事实上,“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只是一些电子商务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之一。“司法解释除了对‘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等实践中常见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行了列举外,还作了兜底性规定,明确了哪些格式条款应当依法认定为无效。”郑学林说。

司法解释还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的格式条款有以下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一概由平台内经营者承担;电子商务经营者享有单方解释权或者最终解释权;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请求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权利;其他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电子商务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

网络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问题。比如,专门刷单、刷评、刷流量的应用程序、运营团队等“黑灰产”已经出现,其涉嫌故意制造虚假记录,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扰乱市场秩序。对此,司法解释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者与他人签订的以虚构交易、虚构点击量、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倪弋] [编辑:陈丽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