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形势如何?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清明假期出行要注意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热点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波及29省份,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4-02 10:21

权威回应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我国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增长快速,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国疫情形势如何?如何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清明假期出行要注意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热点问题。

疫情多点散发

波及29省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疫情多点散发,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社区传播尚未阻断,并有外溢病例报告,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3月1日至31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

据介绍,目前吉林省疫情仍处于发展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44000例。吉林市和长春市管控区域内社区传播还没有阻断;上海市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36000例。

坚持“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动摇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并且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难点。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新特征要求我们有更加灵敏的监测系统,以便更早发现疫情,更快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发现难的挑战,吴尊友表示,可以通过大数据协助流行病学调查理清传播链,追踪密切接触者,发现传播链上的无症状感染者。此外,将监测防线再前移一步,通过“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条。

“一些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造成的死亡数,比德尔塔毒株流行期间同期造成的死亡数还要高。这说明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吴尊友表示,我国的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依然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米锋强调,要加快区域协查和风险人员排查,分区分级做好差异化精准防控,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保证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多渠道、多方式保障百姓就医需求。

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清明即将来临,假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外出踏青郊游,一定要注意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吴尊友表示,不建议跨省踏青旅行,对于没有疫情的地方,出行方式最好选择自驾。

“各地要继续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倡导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雷正龙表示,鼓励大家多到户外适当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愉快心情,但也要注意室内不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大家共同努力,防疫情、保健康。

对于个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预防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最好措施。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研究显示,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将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降低90%以上。

王华庆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接种加强针。

[来源:新华社] [作者:徐鹏航 宋晨 范思翔] [编辑:施路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网作品获海南新闻奖一等奖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婚姻登记爱意满满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荔果刚“挂红” 预售已“走红”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为青春亮灯 在椰城逐梦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五一”文明游 海口景美人更美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2023市两会
聚焦2023美兰区两会
2023元宵节
     
排行
 
2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海口揭牌
就业在海口 3场高校毕业生留琼专场招聘活动举办
海口江东新区首个新能源重卡换电站投运
海口海灵药业美安生产基地项目不断刷新进度
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在海口白沙门公园举办
海口羊山大道至母瑞山公路首榀箱梁浇筑完成施工
海口江东新区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5家
海口中海国际中心:打造滨海新地标
清淤排水管网 海口排水管道清淤工高温天坚守岗位
海口万绿园、世纪公园、滨海公园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
|
|
|
 
|
|
|
|
|
|
|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05001198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