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入职登记”致个人信息泄露
“寄拍模特”骗局中,不法分子可能会在以“寄拍模特”模式诱导他人刷单的同时,盗取他人信息,民众轻则被骚扰电话困扰,重则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套路贷、敲诈勒索等恶性事件,导致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
陈女士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则刷单兼职广告,随后她加了对方的微信,并下载某APP进行刷单。为了完成任务,陈女士垫付了3单共1万余元,但她后来发现,无法拿回本金和佣金,对方表示需要陈女士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才能完成任务。无奈之下陈女士将个人信息发给对方,但最终也未能收回其垫付的资金。类似骗局并不少见,还有一些不法分子要求当事人在刷单前填写一份详细的“会员入职登记表”,这些信息甚至包括身份证号、身份证地址、现居地址,本人、配偶、父母电话,IP地址的地理位置截图、QQ或微信上的位置截图等,而在当事人将所有信息毫无保留地填在那张“会员入职登记表”上时,个人信息已经泄露无疑。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个人信息处理核心原则为“告知-同意”,即在充分告知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收集信息的范围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法分子利用刷单向受害者索要个人信息,如IP地址的地理位置截图、QQ或微信上的位置截图等,显然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如果利用刷单行为收集、贩卖个人信息,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内容,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法官提醒
广大民众应远离“寄拍模特”骗局,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不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时,要第一时间更换账号,更改重要密码,留存相关证据,同时立即报警,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