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好
文旅产业兴
海口三角梅共享农庄坐落在琼山区革命老区村庄道崇村委会边洋村,是海南知名的热带花卉乡村旅游点,每年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游园观赏。6月9日,农庄里,一株株三角梅迎风招展,工作人员吴爱菊站在花圃旁,精心修剪花枝、拔除杂草。
琼山区红旗镇边洋村三角梅共享农庄内,三角梅花开正艳。
“我就住在附近的边洋村,每天骑电动车就可以来上班。”吴爱菊说,近段时间,她忙着育苗、修剪花枝,为小朋友们来此研学做准备。“我们围绕本地红色特色资源做文章,开辟了边洋村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具有实用性的体验路线,寓教于游,引导青少年学生重温红色历史,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农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庄园里有160个三角梅品种,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花卉2200亩,间接带动就业170人。
据介绍,道崇村是全省18个革命模范村之一。1926年,道崇村成立了党支部,是红旗镇第一个成立党组织的村庄。眼下,村容村貌焕发新颜,村民的收入日益增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这一切的动力,离不开从老一辈人那里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红色基因赓续传承。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道崇村因地制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把村庄打造成为生态、人文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了“红色旅游+绿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我们依托资源优势,建成了山柚茶种植基地、紫玉米基地、龙眼基地、三角梅共享农庄、生态福鳗养殖基地等。”道崇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山说,村党支部着力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相结合,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凭借产业壮大带动了村民增收,如今,道崇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
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道崇村紧抓精神文明建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占地43亩,利用闲置学校改建而成,如今成为了红旗镇道崇幼儿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运动场、“长者饭堂”及乡音、乡情、乡艺、乡味、乡俗等“五乡”文化宣传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了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木偶戏等资源,组织村民进行培训、演出,不断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