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分馆——
经典版本
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张丹华
远观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建筑群主体为高台建筑,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汉唐风格。在历史上,汉代长安城的“国家藏书阁”天禄阁、石渠阁等均为高台建筑。拾阶而上,在文济阁3号楼东西展厅和连廊,“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正在进行。
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展览面积为2123平方米,展线长728延米。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的《开成石经》中的《尚书》。“《尚书》版本现存最早的就是《开成石经》本,这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西安分馆工作人员李红雨介绍。
据了解,该展厅展出中华文化经典版本1743种(以代表性出版物为主),主要类型有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正式发行的邮票、邮资封、票证、货币、债券、契约,以及古籍、文献等,力求突出经典性、丰富性、针对性、独特性。
连廊另一侧,丝绸之路版本展展览面积约为772平方米,展线长210延米。入口处,可以看到一座时光之轮雕塑,总体造型上面是日晷,代表时间;下面是丝路大漠,代表空间;中间是时空交织衍生出来的文明,代表版本的演进。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宝库。丝绸之路版本展展出600种展品,充分展示了版本文化,通过讲好版本里的丝路故事,展现丝路文明。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灞桥纸。造纸术起源于西汉,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此后,纸被人们广泛运用,成为版本文化重要的载体。”李红雨介绍。
另外,西安分馆还展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包括《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等革命文化版本,《关学文库》等传统文化版本,明嘉靖八年(1529年)南京国子监刻本《金史》等古籍版本,以及雕塑、国画、油画、拓本等版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