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分馆——
数字呈现
让版本“活”起来
本报记者 窦瀚洋
登上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文润阁,便可眺望不远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漫步馆中,宋韵之美尽收眼底,而走进展厅,又开启了一段版本追溯之旅。
良渚玉琮的纹饰、战国青铜剑的铭文、宋代的刻本、民国的年画……精美珍贵的文物让参观者流连忘返。杭州分馆筹建组组长吴雪勇介绍,这是“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共展出600多件青铜、陶瓷文物,以及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古籍版本和粮票、邮票等生活版本。
在“潮起之江——‘重要窗口’主题版本展”,《之江新语》8种不同语种珍贵版本、上洋村8个版本《村规民约》、衢州市衢江区扶贫干部的158本扶贫笔记……1200余件生动鲜活的展品向世人展示着浙江的发展变革。
走进“盛世浙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一面错落有致的抽屉墙格外吸睛,每个抽屉上都清晰标注着日期和事件,轻轻拉开抽屉,还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老文件、老报纸等版本资源。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浙江历史文化研究等六大主题为单元,展览完整呈现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历程与创造的丰硕成果。
通过与名人相关的古籍、拓片、手稿、书信等300余件版本,“千古风流——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展”艺术化地展现了浙江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与思想内涵。
吴雪勇介绍,以上4个主题展览加上数字展厅,共同组成了“4+1”体系开馆展览。数字展厅通过将文化、艺术与科技相融合,以“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形式展现中华版本内涵,成为许多参观者打卡互动的首选。展厅通过“裸眼3D+沉浸式光影”方式,展出虚拟化“玉琮王”等版本珍品,让版本“活”起来。
“我们做的不是单纯的文物展、古籍展,而是集大成的版本展。”策展团队有关负责人说。在吴雪勇看来,展览旨在通过扎实的版本内容、多种传播手段,系统、全面地挖掘和传递新时代版本内涵、版本理念,让观众深刻了解版本文化,提高版本意识,感受江南风韵,增强文化自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