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面】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版大典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数量高达97个。标注数字职业是我国职业分类的重大创新,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发展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催生数字职业
“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职业大典中这些数字职业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职业从业者不仅在一二三产业均有分布,而且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的各个环节。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大典修订中,为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当前社会职业发展实际状况,将近年来新增职业信息纳入了新版大典,对部分原有职业信息描述进行了更新,并取消了已消亡的部分职业,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现代社会主要经济形态。据有关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数字职业在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体量下得以快速发展,从业人员横跨国民经济各领域,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云南工作的陈鑫从事过农业技术推广员、葡萄基地负责人、农资店运营者等工作,2020年开始,陈鑫将土壤、水、植物及环境数字化检测技术与农业生产实践深度融合,为云南葡萄种植户提供数字化的技术服务,帮助葡萄种植户实现从经验种植决策到依靠数据种植决策的转变,切实帮助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受到农户欢迎。“在数字化时代,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人才。”格林斯利(北京)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王应海认为,有了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的培训、指导、咨询及带操作服务,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一线的落地有了根基,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让数据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农资、新生产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数字职业标识组组长、中联研究院院长刘建军表示,国家首次专项开展类别化与系统化的数字职业标注,数字技术领域的绝大部分职业成为数字职业,极大满足了数字职业从业者的自我实现需要和社会价值认同。数字职业将成为广大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将投身于数字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数字人才将面临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力水平越来越高的激烈竞争局面。更多“高精尖新”领域人才的竞相参与,无疑会成为推动和促进数字技术加速创新的强大动力。
2022年河北秦皇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大赛日前举行。曹建雄摄/光明图片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机器人对生产线上的车辆进行操作。新华社发
参赛选手在贵州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中作业。邓刚摄/光明图片
“5G+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新华社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