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职业面临较大缺口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我国将发展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创新定位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数字职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数字职业的产业分布来看,目前在我国数字经济五大产业类别中,大部分数字职业集中在数字技术应用业,数量占比46.4%;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19.6%及17.5%;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9.3%和7.2%。刘建军以此分析认为,制造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服务业是社会经济发达的增量产业。从长远趋势看,随着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数字职业将进一步增加,值得关注。
从数字职业就业市场来看,数字职业的市场需求仍面临较大缺口。以“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为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职位需求数量多达6~7万个,即使在青岛、佛山等城市,这一数字职业的需求量也达到4000~5000个。广东赢商网数据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数据部负责人仲文佳表示,数据库管理员工作领域对实践经验和独立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没有经过大量的动手实践很难胜任数据库管理员相关工作。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其职场现状是数据库管理员职位不易进入,而用人单位很难找到合适的从业人员,人才缺口非常大。她认为,“数据库管理员职业是一个高挑战和高回报的职业,有一定能力的技术人员应该挑战自我,进入这个被事实不断证明越来越有前景的职业”。
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安全领域,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挑战。根据相关机构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人才十分稀缺。同样供不应求的还有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领域从业者。目前,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和AI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已被用于制造、交通、医疗、工业等行业助力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但在人才供应上,尤其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领域的人才资源远远不足。”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交流合作处处长李君表示。据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此前发布的一份全球虚拟现实人才报告显示,现阶段中国虚拟现实人才数量仅占全球2%,但对虚拟实现领域的人才需求却达18%。
数字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目前,数字职业从业者已成为行业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但各高校等人才培养培训机构在与数字职业对接方面稍显滞后。
“目前,我国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院校达200余所,但是每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规模仅2万余人。”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才专家组专家、国科华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潘彭丹看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供给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人才成长和培养速度显著落后于技术与社会变革的整体速度。
刘建军表示,此次标注数字职业体现了国家对数字领域人才的高需求量和高重视度,数字人才的刚需时代已然开启,数字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势在必行。
“标注数字职业及后续职业标准体系建设,将为院校培养数字化人才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资源开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明确方向规则,成为各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基本遵循。”刘建军认为,随着数字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化治理的改进完善,数字职业将与时俱进地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在教育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更好地促进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原生动力,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据悉,目前人社部牵头各部委、行业协会组织已依据数字职业标注成果,启动了数字工程师培育项目,加快推进数字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编制、社会培训教材及数字课程资源与平台的开发、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贯通、数字化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完善等重点工作。这些举措将为成百上千万的数字职业者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拓展专业发展空间,打通职务晋升通道,体现出对数字人才的尊重和认可,让数字人才有盼头、有干头、有甜头,必将极大激发数字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4日 15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