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仰导航,在传承中勇毅前行
10月16日,高原驻训点位野战方舱内,一连官兵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聆听报告,官兵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从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到风雪漫天的雪域高原,联勤汽车兵始终奋勇向前。下士高文中深有感触地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让青春汗水在天路上熠熠生辉。”
作为一支“车轮上的队伍”,一连始终用信仰导航,在代代传承中勇毅前行。
去年4月,车队行驶在路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茫茫雪山。行驶久了,大家默不作声,目光中透露着一丝疲惫。
突然,一句话打破了沉闷。“同志们,振泉湖就在前方!”指导员的声音出现在对讲机中。
所有人精神一振。振泉湖,这是大家出发前就一直牵挂的地方。
1974年,该团汽车兵李振泉在无人区执行测绘运输任务,车辆陷入一个无名湖边的泥潭里。他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奋战7个多小时抢救车辆。
最终,李振泉因重感冒转为肺水肿,献出了22岁的宝贵生命。为了纪念他,测绘人员把这个无名湖命名为“振泉湖”。从此,中国版图上出现了一个以高原汽车兵名字命名的湖泊。
车队开始逐步减速,缓缓停靠在湖边。官兵们迅速下车,在湖边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鞠躬,敬礼,凝视碑文上李振泉年龄那一串数字,不少官兵眼含热泪。
车队驶离,声声汽笛响彻天际,久久回荡在山谷中。朔风袭来,风声由远及近,应和着此起彼伏的汽笛声,似战马嘶鸣,似利刃出鞘,连同官兵们眼中迸发的无畏与坚毅,一起冲向远方。
晚上宿营时,五班副班长王志昕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动情地和刘庆说:“指导员,今天的汽笛声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感觉老班长分明就站在那里,背靠着喀喇昆仑山,俯视着明净的湖面,时刻准备着……”
采访交流中,刘庆说:“我们常年驰骋在高原运输线上,每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都是追寻初心的历程。运输任务的生动实践,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教材。”
怀揣着从军报国的崇高理想,藏族青年扎西达哇入伍来到一连。连队常年奔波在外,他一时难以适应,训练有些跟不上,建功军营的信念一度动摇。
刘庆并没有说教,而是带扎西达哇跑了一趟青藏线……一路走、一路看,先辈们用生命闯天险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扎西达哇,他逐渐意识到,“从军报国”绝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
从此,扎西达哇像换了一个人,加班加点刻苦训练,迅速成长为连队的训练尖子。
在一连这个大熔炉里,扎西达哇这样的成长经历,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如春天勃发的嫩芽,默默无闻却蕴含力量,最终惊艳绽放。
车队经过狮泉河烈士陵园,全连官兵向革命前辈李狄三和孔繁森的墓献花。
传承的是血脉,不变的是初心。点火,启动。连队继续踏上运送物资的漫漫征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