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山柚:身怀宝藏油
油茶果。
《看鉴海南》“风物季”第五期《“万能”的宝藏油——海南山柚》出镜主编徐晗溪。(视频截图)
海南山柚油。 见习记者 谢式伟 摄
核心提示
500多年前,当一棵山柚树在海南生根发芽之时,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它结出的果实榨成的油能有什么特别功效。经过时间长河的炼取,如今山柚油已经成为“万能油”,妥妥占据油中“C位”。
不管是作为白切鸡的灵魂蘸料,还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灵膏妙药,又或是一份珍贵的海南礼物……可以肯定的是,山柚油已经深深融入海南人民的生活。
由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融媒工作室与海南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制作推出的短视频栏目《看鉴海南》“风物季”第五期,带你认识海南万能的“宝藏油”——海南山柚油。
琼海市万泉镇的油茶果种植基地。记者 袁琛 摄
历史发展
一波三折
山柚,听名字,你可别把它当成水果,其实只是果实形似柚子的油茶,是海南民间的俗称。
油茶,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从油茶种仁中榨取的茶油,就是山柚油。
油茶属类繁多,世界上油茶属有120余个种,中国有约90个种。海南种植的山柚主要是越南油茶,越南油茶是目前油茶的三大主栽物种之一,另外两种是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
虽然种属是越南油茶,但海南油茶种植历史至少有500多年。明朝正德年间(明正德十六年,即1521),海南才子唐胄撰写的《正德琼台志》就曾提到:“山柚,文昌多。花白,即闽中茶油。”海南油茶以“山柚”之名被记载,可见海南油茶种植历史之悠久。还有一种说法是,海南岛种植的越南油茶可能引自广东省高州市,在海南民间,亦称其为高州油茶。
那油茶又是如何来到海南岛的呢?“南溟奇甸”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海南岛的称呼,他揭开了海南岛大开发的序幕。许多福建、两广百姓在政府的鼓励下,大量移民海南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业物种。也许正是这个阶段,移民将油茶引入到了海南岛。
海南气候温润,阳光充足,是适合油茶生长的好地方。即便如此,油茶在海南的种植历史仍旧一波三折。纵观其发展历史,油茶经过从兴起到萎缩再到复兴三个阶段。
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油茶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在海南中、北部种植,油茶种植至此兴起。分布地区也较为广泛,如当时的屯昌县、澄迈县、文昌县、琼山县、临高县、儋县、定安县和琼中县等均有栽培,其中以屯昌县的乌坡、南吕、新兴、大同,澄迈县的中兴、仁兴、加乐、石浮,文昌县蓬莱,琼山县甲子栽培较多。
到了20世纪80至90年代,油茶经济效益不高,被大面积砍伐,种植面积急剧下滑,被橡胶、槟榔等其他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替代。
2000年后,随着研究和开发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了山柚油的妙用,油茶在市场的价格逐渐升起,油茶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迎来了复兴阶段。
各种山柚油产品。 记者 谢式伟 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