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三门坡镇的田间地头涌动着科技热潮 —— 随着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荔’芯筑梦共富路・技绘田畴丰收景 ——2025 年海口市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 “科技赋能聚力兴乡” 为主题的活动,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智慧农业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启动仪式 右: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李小云 左:政协海口市委员会经济委 副主任 梁劲松)
多方联动,共启科技助农新征程
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小云,政协海口市委员会经济委副主任梁劲松,琼山区三门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陶硕等领导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 “科技 + 农业” 的深度融合。
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小云在致辞时指出,2025年海口市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重要实践,既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科普,也同步推进老年人健康科普进乡村,实现“科技助农”与“科普惠民”双轮驱动。科技兴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活动,更是一次“科技助农模式”的探索实践。
(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李小云)
琼山区三门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陶硕表示,近年来三门坡镇以集群联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热带农业全链生态体系建设,已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做精做优荔枝主导产业,着重推动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品质提升、农旅融合及科技赋能全面推动产业升级。
(琼山区三门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陶硕)
三大亮点,解锁农业科普新体验
1.智慧农业 “沉浸式” 展演
植保无人机编队表演直观展示智慧农业装备的高效与便捷,让农户亲眼见证 “科技种田” 的魅力。
特色农产品集结:琼山福稻、零农残蔬菜等地域品牌集中亮相。
2. 专家课堂 “干货” 满满
荔枝管理 “精准滴灌”:果菜专家何铜昌围绕 “妃子笑荔枝膨果期管理技术”,详解施肥、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关键要点,为荔枝增产提质 “开良方”。
(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之一、果菜专家 何铜昌)
槟榔种植 “问诊把脉”:农艺师徐子参聚焦 “槟榔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分享绿色防控技术,助力农户破解种植难题。
(深耕行业几十年的槟榔专家 农艺师 徐子参)
3. 互动体验 “零距离” 科普
有奖问答掀热潮:农业知识抢答环节,农户踊跃参与,在趣味互动中巩固科技知识。
触电急救实操课: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农业生产中触电急救技能,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海口市科技馆生命与健康馆 急救讲师 蔡海婷)
观众代表上台分享:乡村实践及对农业科普的体会,搭建技术交流的桥梁。
(观众代表:海口经济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 刘蝶)
双轮驱动,构建科普服务新格局
本次活动以火山荔枝产业为切入点,通过 “政策解读 + 技术实操 + 场景体验” 三位一体模式,打造 “可落地、可复制” 的科技助农示范场景。2025年海口市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开展8场,涵盖4场农业科普(聚焦热带农业技术)与4 场 “夕阳红” 科普(关注老年人健康),实现 “科技兴农” 与 “科普惠民” 齐头并进,让科普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科技赋能,共赴乡村振兴新征程
从田间地头的无人机到课堂上的技术指南,从特色农产品展示到老年科普的同步推进,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与农业的 “双向奔赴”,更是一次服务乡村、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未来,海口市将继续以科普为纽带,推动 “技术 — 产业 — 市场” 深度融合,让科技之花在琼州大地结出更多 “共富之果”!
主办单位:政协海口市委员会海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单位:琼山区科协海口市科技馆
承办单位:海口广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三门坡镇人民政府
海口市科技创新教育学会
海口市乡村发展协会
自贸港乡村振兴全媒体平台
海口金绿果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
海南夜莺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