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暨第32个“世界地贫日”之际,海南省红十字会联合海南德雅医院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举办“邵氏基金慈善成果暨阳光宝贝宝妈恳亲会”。此次活动展现了海南省红十字会在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防治领域的长期努力与丰硕成果,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与社会大爱。
深耕地贫防治 构建全链条救助体系
海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周国明在活动中回顾了多年来海南地贫防治工作的历程。他表示,海南省红十字会始终将地贫防控作为重点公益项目,构建了“筛查—干预—救助”全链条服务体系。自2023年7月通过邵氏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捐助成立“阳光宝贝”基金,项目累计救助50个地贫家庭,成功迎来6名健康新生儿,16位宝妈顺利受孕,另有28个家庭进入治疗周期。这一成果得益于邵氏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以及海南德雅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业协作。
周国明强调,目前“阳光宝贝”项目服务网络已覆盖海南,通过与琼海市政府合作打造“政府+医疗机构+慈善基金”三位一体的“琼海模式”,为全国地贫防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技术赋能 织密生命保障网
海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处处长王春生介绍,近年来,海南省红十字会联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创新性地将地贫干预关口前移,依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推动“孕前阻断”取代传统“病后救治”模式,从根源上阻断地贫基因传递。同时,借助海南自贸港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加速引进国际前沿技术,让更多家庭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救助服务。
王春生表示,未来海南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优化项目管理,扩大救助覆盖面,尤其关注偏远地区的地贫家庭。他还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共同编织更紧密的生命保障网,让“阳光宝贝”项目的温暖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
爱与希望 传递生命之光
活动现场,来自海南的杜女士作为受助家庭代表分享了她的故事。通过“阳光宝贝”基金的帮助,她成功诞下健康的宝宝“乐乐”。她动情地说:“是海南省红十字会和海南德雅医院专家团队让我们重燃希望,给了孩子新生命。”
活动高潮阶段,邵氏基金会向受助家庭赠送了定制健康礼包,内含新生儿基因检测卡、母婴用品及专属医疗随访卡等,体现了对地贫家庭从孕期到新生儿期的全周期守护。
携手同行 迈向“无地贫”
世界红十字日的钟声与博鳌乐城的涛声共鸣,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人道成果的展示,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香港前医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在致辞中表示,公益慈善是“众人拾柴”,成果是起点而非终点,海南自贸港和乐城政策为医疗创新提供沃土,粤港澳大湾区联动让琼港合作充满可能,邵氏基金会与海南省红十字会的大爱精神书写琼港携手典范。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潘文利强调技术攻坚与社会动员并重,未来将推动地贫防控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协同。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傅晟表示将通过政策赋能,推动国际前沿地贫预防技术快速落地,并探索“慈善 + 保险 + 补贴”多元支付模式,力争将地贫防控从个案救助转向系统解决,以先行先试助力“地贫清零”从博鳌走向世界。
未来,海南省红十字会将以“阳光宝贝”项目为起点,以科技为刃、以善意为盾,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地贫防治从海南走向全国,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海南智慧与人道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