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历经岁月沧桑,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在海口,这些古老的生灵不仅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更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独特资源。近年来,海口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与生态游融合发展之路,通过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让古树名木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探索古树名木与生态游融合发展——守护绿色“活化石” 绘就文旅新画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5-14 10:04

5月8日,琼台书院工作人员正在为110余年树龄的古梅树更换标识牌。记者 苏弼坤 摄

古树名木,历经岁月沧桑,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在海口,这些古老的生灵不仅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更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独特资源。近年来,海口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与生态游融合发展之路,通过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让古树名木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5月13日,在龙华区卜茂村老村口,村民在160余年树龄的榕树下纳凉避暑。记者 康登淋 摄

A 科学守护 筑牢古树名木保护根基

海口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已成为全民参与的行动。在琼山区旧州镇那茅村,一株310年树龄的古榕树牵动着村民的心。“看,古榕树冒新芽了!”今年春天,村民们欣喜地发现,去年在台风中倒伏的古榕树经过专业扶正和精心养护后,重新焕发生机。

据琼山区林业局统计,该区现存6株树龄在300-500年间的古树,主要分布在乡镇地区,由当地村民和护林员共同守护。琼山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充分发挥林长制优势,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古树日常管护,定期巡查并建立古树生长情况逐级上报机制。同时,在古树所在地设置专职信息员,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古树问题,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

琼台书院内一株与书院相伴300余年的古梅树,因年久失修出现树干损伤。去年3月,琼山区园林环卫局特别邀请林木专家为古梅树实施“整形手术”。专家团队采用泡沫、水泥等材料修复树干,清除树体病虫害,并对书院内其他百年古树进行全面养护。通过填充水泥封堵树洞、涂抹防虫涂料等措施,有效防止古树继续腐烂,使这些古树重现生机。

在美兰区椰青园安置房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保护一株130多年树龄的古木棉树,建设单位主动对接园林、文物部门调整建设方案:将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位置偏移,取消原计划的地下室建设,并将古树纳入项目景观设计。施工单位还专门编制了古树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护形式、围挡保护等环节进行论证,最大限度保护古树根系,确保施工不影响古树生长环境。如今,这株古木棉树已成为小区内独具特色的景观。

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超强台风“摩羯”过后,该局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专门用于建成区外古树名木的灾后修复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濒危古树的抢救保护。省林科院高级工程师彭文成特别强调,古树名木保护应采取“一树一策”的科学方法,针对被台风损毁的古树,要结合海南热带气候特点实施精准养护,如高温天气搭建遮阳网、科学实施促根浇水等措施。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龙易强 陈丽园 邝晓霞 李欣 陈晓洁]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