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山地质游到乡村生态游,从体验非遗传承到参观电影工业……如今,结合旅游参观与教育实践的研学游,让椰城青少年在游览风景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体验科技、了解文化,助力青少年更好成长。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不断优化研学游产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椰城新玩法“研”值爆表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09 10:15

7月8日,在海南省博物馆,不少学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此感受历史文化魅力。记者 苏弼坤 摄

内涵深化 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7月5日上午,位于琼山区的李硕勋烈士纪念亭迎来一群小访客。11岁的王恺瑞与同学们在此开启了今年暑期研学第一站。通过参观烈士遗物、聆听现场讲解,他们完成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英烈忠骨永流芳,吾辈当自强……”研学结束后,王恺瑞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研学感想。王恺瑞的母亲符祥陵介绍,今年以来,孩子已通过研学活动,先后走访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冯白驹故居、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等多处教育基地,下一步还将继续利用暑假开展研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担当。

为引导学生有序开展研学活动,海口市各学校积极创新,通过课程建设、特色暑假作业设计、研学地图绘制等方式,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在实践中成长。

海南白驹学校教研室主任赵嫱介绍,该校在暑假前推出了“红润白驹”德育地图,将邱浚故居等24个研学地点系统划分为“琼州文脉”“红色印记”“科技之光”三大主题,并按照“15分钟圈”“半小时圈”“1小时圈”的交通范围分类规划,方便家长和学生选择。同时,该校配套印发的实践手册设置了研学记录、感悟分享等模块,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立足本土特色、围绕火山文化和湿地教育开发的专题课程成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根基,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实践探索地质奇观、生态奥秘,在研学中厚植乡土情怀。

为推动我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给更多中小学生提供安全、特色的研学场所,2021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评选出47个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涵盖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等领域和内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打造全市“德育地图”,在实践育人上持续用力,提升我市青少年研学互动水平和综合素养。

今年5月,秀英区海秀中心小学学生在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参与研学活动。 记者石中华 通讯员田春楠 摄

讲好故事 增强文旅融合引力

近年来,研学活动正日益成为中外青少年对话的重要桥梁。

“非常幸运,能看到这么丰富的中国文化。”近日,在海口山高高级实验中学,来自美国的中学生迈克用毛笔临摹出“吉祥”二字后开心地说。现场,他和来自美国的60余名师生一起体验了中国糖画、扎染、书法等传统文化。

此外,今年春节期间,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小海星合唱团”赴巴黎参加了“金蛇献瑞”春节联欢晚会,前往意大利等国家与世界各地青少年开展文化交流,既开阔了视野,也向更多海外青少年传播了中国文化。

今年来,海口还着力破解研学市场长期存在的“重游轻学”问题。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与省内40余所中小学校和多所高校力推“文旅+教育”深度融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研学游产品,确保每个环节紧扣研学主题,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观澜湖夏令营推出的产品则注入了文化、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的研学体验;海口火山口公园与教育机构、学校长期合作,以地质地理、热带自然科普、民俗文化三大主线为核心,分学龄制定课程。

在海口,非遗研学游成为了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景。6月以来,5场次的“龙华少年·非‘童’凡响”非遗研学活动,带领学生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美兰区东瑶耕读农庄则开设了中药香囊DIY课程,让前来研学的学生尝试调配香料、缝制香囊……

研学旅游市场的火热,反映出海口文旅融合引力的持续增强。海口市旅行社协会会长麦伟文认为:“海口研学游性价比较高,但也需注意破解同质化瓶颈。”据悉,目前海口研学旅游正在强化差异定位,依托海口火山口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两大国家级研学基地,深化本土特色主题,在挖掘本地市场潜力的同时,继续拓展省外客源市场,依托更优质的研学旅游,不断优化海口“旅游+”生态链。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祝勇 肖卫香]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