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军民以山为营、以林为障抵抗日寇
六连岭上,血肉筑起抗日长城
万宁蓝天救援队联合万宁市应急管理局在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讯员 陈先哲 摄
7月31日,万宁市和乐镇,记者踏上位于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青石板路,穿过成片的苍翠林木,只见纪念碑在阳光下巍然矗立,碑身镌刻的英烈之名与山间的风涛相和,仿佛诉说着那段永不磨灭的烽火岁月。
层峦叠嶂的六连岭林海茫茫,龙滚河蜿蜒流淌滋养两岸沃土。这片方圆百余里的红色土地,曾是琼崖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80多年前,琼崖军民在这里,以山为营、以林为障,用热血与生命筑起琼岛东部的抗日长城,谱写了一曲抗日壮歌。
抗日堡垒应势而立
“六连岭能成为琼崖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绝非偶然。”万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林觉清介绍,六连岭位于万宁东北部,属五指山余脉,这里地势险峻,悬崖嶙峋,洞穴密布——红军洞可容纳百人藏身,成为游击战的天然掩体。更关键的是,当地群众基础深厚:1926年3月中旬,中共田头村支部成立,之后农会、妇女会等纷纷建立,为革命埋下火种。
1939年8月13日,日军兵分三路,从牛岭、乌场、乌石等海边登陆,进攻万宁县城,不久后,万宁除少数山区外全部被日军占领。
日军侵占万宁期间,共修建日伪军碉堡47座,为隔绝群众同抗日军队的联系,还在六连岭抗日根据地周围设置据点,制造“无人区”“无人村”。
1940年,日、伪、顽互相勾结配合,疯狂进攻六连岭抗日根据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抗日群众。
面对强敌,六连岭军民展开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1941年,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在六连岭建立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九中队。1941年5月,中队派出6名战士化装成民工,击毙后沟公路4名监工日军。8月,日军纠集800人,以钳形之势进犯中队驻地罗古坡。第九中队40多名战士依托工事顽强阻击,小队长傅烈军、谢国军身先士卒,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战士们冒着炮火奋勇拼杀,最终击毙日伪军30多人,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中共万宁地方武装与第九中队,还在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战斗中取得胜利,军威大振,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热情,抗日力量不断壮大。第九中队随后扩编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特务大队。1942年1月,活动在白沙、昌感地区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到达六连岭抗日根据地,同抗日独立总队特务大队合编。
反“蚕食”中筑血肉长城
反“蚕食”反“扫荡”斗争是六连岭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岁月。1942年起,日军对琼崖抗日根据地展开大规模“蚕食”“扫荡”,利用炮楼对六连岭形成“半月形”包围,强迫群众修公路、建封锁线,实施“三光”政策。与此同时,万宁县国民党守备团团长符大椿乘机进攻根据地,企图切断六连岭与琼文根据地的联系。
面对双重压力,中共乐万县委制定“内线外线结合、麻雀战游击战并用”的策略,组织群众坚壁清野,破坏日军交通线。1943年10月17日夜晚,中共乐万县委组织3700余名群众,对从乐会乌皮桥至万宁兴隆的60公里公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摧毁桥梁、涵洞和电线杆,切断日军补给线。
残酷的斗争中,无数英烈用生命铸就丰碑。1944年,中共乐万县委庶务长符英与南山乡民救会主任苏爱梅为给根据地筹集粮食,在穿越日军封锁线时被捕。在三品埇炮楼里,日军对符英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29岁。
目睹战友惨死,苏爱梅面对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日军将万四区群众集中到炮楼前,逼她指认共产党员,她却高声向乡亲们宣传抗日道理:“跟着共产党,抗战一定能胜利。”日军将她推入火海,她在烈焰中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33岁。
在反“蚕食”斗争中,根据地军民还开展“红五月”“红七月”活动,400多名青年踊跃参军;群众捐款热情高涨,从数十银元到数百银元不等,瑞安乡南排村的陈德琼一次性捐款700银元,乡亲们还捐赠了毛巾、水果等慰问品。军民同心,筑起了六连岭上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
烽火岁月孕育精神丰碑
六连岭抗日根据地不仅是军事斗争的堡垒,更是琼崖东部抗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全琼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政治建设上,1941年10月,万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加索村成立,实行“三三制”原则,吸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共同参政,下设行政、财政、军事科,高效处理根据地事务。至1942年,16个乡抗日民主政府相继建立,民救会、青抗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覆盖各村,形成了“村村有组织、户户忙抗日”的生动局面。
军事与思想建设同步推进。1941年5月,琼崖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北埇村创办,李振亚任校长,以“抗大”校训培养人才。学员们在树荫下上课、山坡上练兵,两期共培养300多名军政骨干。“军政干校是‘革命熔炉’,为琼崖抗日输送了宝贵的人才,他们带着六连岭的精神火种奔赴各条战线。”林觉清说。
作为琼崖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六连岭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支持了琼文、临儋等根据地的斗争。林觉清介绍,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军事胜利,更在于证明了只要依靠群众、坚持斗争,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989年8月20日,六连岭革命烈士纪念碑被确定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党员干部、学生来这里开展主题教育,英烈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六连岭上的烽火早已散尽,山下的村庄安宁祥和。80年过去,反法西斯胜利的荣光与六连岭军民的牺牲精神融为一体,成为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