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焕新 文化内核激发新活力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备受新业态经营者钟爱的区域,多为20世纪建成的居民社区,地域特色明显,具有浓厚的时代印记。
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大兴西路经改造后已焕然一新,老旧的骑楼墙面融入灰塑工艺,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富有艺术气息。同时,引入非遗、首店经济等新业态,以文商旅融合的方式,让街巷中的烟火气与时尚潮流碰撞出“火花”。
盐灶一横路的味吾茶肆饮品店里,主理人在制作饮品。记者 杨鹤 摄
“新旧交融的反差美”,正是海口老社区、老街巷吸引新业态的独特魅力。在捕捞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健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入驻,社区在社交平台上热度居高不下,市民游客漫步老街可以看到渔民翻晒渔网,体验独特的海岛文化。“老社区+新业态”的融合模式,不仅让捕捞村焕发新生,更成为可复制的样本,吸引着创业者将目光投向更多亟待“活化”的老社区,不断拓展老街区里的创业版图。
“这些老街区里的新业态在业态选择上兼顾地域文化、消费需求与建筑特色,不仅走出了‘差异化’之路,更凭借‘内核’立足。”海口经济学院时代旅航管理学院院长钟小东说。
在捕捞村经营“破院子咖啡”的吴思锐如今又在滨海新村新开了一家“破笠咖啡豆商店”。客人不仅可以在店里选购产自世界各地的精品咖啡豆,还能体验咖啡制作。吴思锐打算在店内开办夜校,开展工艺技能培训,将店铺打造成一个推广咖啡文化的平台。
在位于龙兴路的一间特色饮品店外,不少年轻人正在享受惬意慢生活。记者 杨鹤 摄
在龙兴路,Matata咖啡馆主理人陈凯新于2021年开设首家店铺,随后逐步拓展多元业态:位于咖啡馆对面的精酿酒馆、男士理发店相继落地。紧邻咖啡馆的Matata新空间也于不久前开业。“我喜欢通过咖啡店去了解一座城市,会更接地气一点。”陈凯新说,海口的龙兴路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包容力的老街道,他希望能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微型的“城市会客厅”,让更多游客通过一家咖啡店,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海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