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皇隆制药常务副总经理史江永:
推动“海口智造”远销海外
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赶制订单,实验室里创新成果加速“走向”产业化……如今,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的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皇隆制药”),“数字大脑”与人才动能不断碰撞出智慧火花。
“过去10年,我们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超4亿元,累计获得64项授权专利。”海南皇隆制药常务副总经理史江永信心满满地说,截至目前,企业已有18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品种,预计到2027年将超40个;已承接委托加工品种15个,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30个。
技术革新提质效
9月10日,在海南皇隆制药生产车间内,一支支安瓿瓶顺着流水线依次完成冲洗、烘干、灌装等工序,全程自动化。在这里,每分钟可生产药剂400瓶至500瓶。
流水线尽头,机器人挥舞“手臂”将已装筐的药剂转移至托盘,待到托盘装满,AGV小车再将产品送至下一道工序。灯检环节,“火眼金睛”的摄像头经过不同“科目”的算法训练,从多个维度快速评估产品是否合格。
“目前,公司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0%,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史江永介绍,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成功应用,企业打破传统数据壁垒,实现从原料到成品上市的全链条数据实时采集与可追溯。
共享机遇拓市场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加速推进,一系列政策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海南皇隆制药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2024年6月,海南皇隆制药成功获批开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试点,拿到了享受自贸港特殊政策的“入场券”。
3个多月后,海南皇隆制药使用进口原料药生产的首批加工增值内销药品——匹伐他汀钙片顺利完成出货,企业正式跻身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这一高含金量特殊政策的享惠企业行列。
政策与服务的双重加持,让海南皇隆制药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动力”。“园区的专业服务体系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史江永介绍,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秘书”与省药监局高效联动,实时提供药械注册、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运营问题,为企业专注研发与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目前公司正着手申请欧盟GMP认证,同时与德国一家公司保持合作,计划通过欧盟GMP认证后,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史江永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寻找国际市场机遇,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推动“海口智造”走向全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