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开放的定力 优化发展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不仅需要硬件设施,同时需要良好的“软环境”。
连日来,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皇隆制药生产车间快马加鞭赶订单,一支支安瓿瓶顺着流水线依次进行冲洗、烘干、灌装,全程自动化设备有效加快产品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记者 康登淋 摄
“过去十年,我们持续投入研发资金超4亿元,拥有64项授权专利。”海南皇隆制药常务副总经理史江永说,截至目前企业已有18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品种,预计到2027年将超40个。“海口国家高新区的专业服务体系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企业秘书’与省药监局高效联动,实时提供药械注册、法规解读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运营问题,为企业专注研发与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在药谷工业园另一侧的海南倍特药业生产基地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获批5个药物品种,其中包括运用新工艺、新配方的新一代止血药品维生素K1注射液。”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争光介绍。
海南倍特药业海口生产基地的智能立体仓库内,AGV机器人往来穿梭装卸药品货物。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在原材料采购上为海南倍特药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以进口药用聚丙烯颗粒为例,关税的减免让企业采购成本降低约5%,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提升了企业盈利空间,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中。
知识产权服务为创新“金果子”保驾护航。位于南海大道上的海口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以“一体两翼三平台”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创造、运用、保护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其94项标准化服务流程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抵达市场,让创新价值加速变现。
海口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将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创新生态,完善项目培育库与激励政策,结合“园艺式”精准滴灌与“雨林式”生态培育,精心绘制科技成果转化的壮丽画卷,让实验室的“金点子”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金果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