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有形,润心润物无声。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龙华区:文明实践火起来 群众参与热起来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9-23 11:13

活动阵地延伸至社区商圈和田间地头

文明实践火起来 群众参与热起来

9月15日,在活动现场,主题宣讲、互动问答等环节接连上演,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参与。记者 康登淋 摄

“走在振兴路上,一路阳光灿烂……”9月15日下午,龙华区遵谭镇文化站人气十足,“科普振兴・富美乡村”2025年“龙华文明行”暨“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全国科普月主题活动在此举行。主题宣讲、互动问答、便民服务、演出互动等环节接连上演,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文明实践有形,润心润物无声。龙华区立足区域特色,持续开展“龙华文明行实践我最 xing”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品牌活动,通过创新性强、参与度高、贴近生活的多样化形式,将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延伸至社区广场、商圈街区、乡村地头,让文明实践更加“火”起来,群众参与持续“热”起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提质增效。

多元活动聚人气 文明理念入人心

“杂交水稻之父是谁?”“滴灌技术能节约多少水资源?”9月15日,在“科普振兴・富美乡村”2025年“龙华文明行”活动现场,有奖问答环节点燃了村民的热情,大家踊跃举手参与,既赢得了奖品,也巩固了农业科技知识。活动中,遵谭镇工作人员现场宣讲当地农技实践成果,分享龙合村“小辣椒成大产业”的故事,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一旁的便民服务集市与趣味游戏区同样人头攒动。禁毒知识宣传、就业岗位对接等服务精准回应群众需求;“科普振兴”跳绳比赛、“农科进万家”游戏挑战、“新农技”插秧比赛等活动,将科普知识融入趣味互动,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拉近农业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科普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活动很有意思,不仅能玩游戏、拿奖品,还学到了不少农业科技知识。”家住遵谭镇的李阿姨表示,通过现场宣讲了解了不少种庄稼的新方法,便民台的咨询也很贴心,“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知识、得实惠。”

如此“有料有趣”的场面,正是“龙华文明行 实践我最xing”品牌活动的生动体现。该系列活动结合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选取人流量较大的商圈、公园、社区等场所,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法律知识科普等主题宣讲,并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推出亲子徒步、非遗课堂、志愿服务等特色项目,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多样服务惠民生 共建共享促长效

“活动能不能多办几场?”“希望开设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课程。”……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龙华文明行 实践我最xing”品牌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意见,以“问需于民”推动活动内容持续优化升级,逐步打造成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让活动更贴近百姓需求,让文明实践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为让“龙华文明行 实践我最xing”品牌持续“保鲜”,龙华区整合区、街道、社区三级资源,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宣讲,邀请社区达人进行表演,联动志愿团队提供便民服务等,既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又进一步提升社区凝聚力,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系列活动还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扩大影响力:选取活动精彩亮点,发布微信推文及“快闪”短视频,以年轻化、网络化的表达方式提升传播效果;设计“龙华文明行”品牌Logo,在活动中融入“海南文明形象IP”雷公马,让品牌活动更具辨识度。如今,“龙华文明行 实践我最xing”不仅是一场场群众青睐的活动,更成为文明创建的“金字招牌”。

“我们将持续优化文明实践形式,着力丰富活动内容,全力拓展服务覆盖面。”龙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与载体,打造更多贴近民生、贴近实际的活动项目,让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力量,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龙华活力。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歆卓 萧海山] [编辑:林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