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好道路验收质量关,既要满足通行标准,更要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近日,在海口一条新建市政道路项目现场,海口旅文集团员工孙腾与施工方正在对接道路验收工作细节。作为琼籍清华大学本硕毕业生,自去年8月加入集团以来,孙腾已负责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用扎实专业能力助力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孙腾的快速成长与担当作为,正是海口旅文集团人才工作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海口旅文集团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聚焦“引、育、用、留”四大环节,持续完善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精准对接文旅主业引才,通过项目实战扎实育才,搭建多元平台合理用才,优化服务保障留住人才……一批批优秀青年人才在此汇聚,在项目建设、运营策划、酒店管理等岗位上稳步成长、担当作为,为海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9月28日,海口旅文集团运营策划部副经理王佳佳在工作。记者 康登淋 摄
精准引才筑根基 实战育才强能力
“我们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旅’,聚焦文旅主业,重点引进具备专业背景和实战经验的青年人才,从源头优化队伍结构。”9月28日,海口旅文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李黎明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集团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推荐“三措并举”,引进一批清华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相关专业优秀学子,人才队伍逐步年轻化、专业化。
孙腾正是集团精准引才的案例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他,凭借扎实专业功底,入职不到两年便先后挑起多个项目大梁:在海文北路等项目中,他推动破解了管线迁改等堵点,保障项目如期通车;他还兼任海南省艺术中心(演艺中心)项目助理,通过优化施工计划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推动主体结构多项技术优化。
“集团给了我们干事创业、发挥本领的平台,让我能把专业知识落到实处,快速融入工作。”孙腾说,海口优越的人才政策,加上集团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他能安心扎根、专注做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为帮助人才快速成长,海口旅文集团推行“项目制”培养模式,让人才在实战中提升能力。“我去年通过海南省2024年暑期人才招聘会加入集团,入职几个月后就深度参与了新年活动策划。”海口旅文集团运营策划部副经理王佳佳告诉记者,她还参与了印象剧场改造片区、江东滨海浴场等项目的商业定位与招商工作。在一次次实战历练中,她不仅快速摸清文旅行业前沿动态,项目策划与资源整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服务留人才 校企合作优生态
在服务保障方面,海口旅文集团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协助员工申请住房补贴等人才补贴,让人才安心发展。王佳佳作为海口本地人,深刻感受到家乡对人才的重视:“我申请了住房补贴,集团人力部会协助准备材料,还会一对一指导我们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为我们返乡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是为工作来到了海口,刚到时人生地不熟,领导同事们主动帮我解决困难,让我对这里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海口旅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策划部副经理郝运弢说,除了人文关怀,集团还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从自贸港政策解读、国有企业合规制度,到新媒体剪辑技能等,多维度提升员工能力,让她真切感受到集团留才的诚意与温度。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生态,海口旅文集团还深化校企合作,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联合建立文旅培训基地。“基地依托高校在文旅IP打造、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师资,精准对接集团在文旅运营、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业务需求,开展定制化培训,通过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团队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李黎明介绍。
下一步,海口旅文集团将持续实施“青蓝储备计划”,扩大年轻干部储备库规模,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推进“青年骨干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制、项目制强化人才实战培养;与高校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育岗位适配人才。“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多通道晋升机制和考核激励体系,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为海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李黎明介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