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施行将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传播,推动解决非遗保护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据介绍,海口现有51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8个、市级26个,项目类型涵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
《规定》共27条,对非遗调查、认定、记录、建档、传承、传播等建立了系统性保护制度,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非遗品牌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数据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赋能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非遗保护法规制度体系。
《规定》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责任体系。明确要求市、区人民政府将非遗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旅游和文化主管部门负责非遗的调查、认定、记录、建档、传承、传播等保护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动态保护、活态传承的非遗保护环境。
此外,《规定》还要求加强非遗设施建设、建立传承人可持续培养机制、搭建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等措施,并鼓励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关科学技术研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丰富体验性文化消费模式,以科技赋能非遗保护传承。
《规定》还结合了海口“六个之城”建设,将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明确要求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基础性保障和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措施,引导、促进非遗代表性项目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创建非遗演艺、商品、节庆品牌,建立非遗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促进机制,引导消费者购买、体验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开发特色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