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琼山区三门坡镇着力调优荔枝种植结构
培优“小荔枝” 结成“大产业”
“理事长,我们的新品种今天就可以嫁接完,大家都说这个新球蜜荔品种市场前景好啊。”11月10日上午,琼山区三门坡镇红明37队的一处荔枝园里,种植户苏运剑兴奋地带着三门坡镇荔枝产业链党委副书记、三门坡金绿果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录理,查看正在进行嫁接的荔枝树苗。
荔枝园内,一排排一米多高的火山荔枝树苗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为妃子笑荔枝树苗嫁接新品种——新球蜜荔。嫁接好的树苗梳着满头银色“小辫子”,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

11月10日,农户在琼山区三门坡镇红明37队的一处荔枝园里嫁接荔枝树苗。记者 苏弼坤 摄
作为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第一大镇,目前三门坡镇火山荔枝种植规模已达6.8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早熟荔枝连片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妃子笑荔枝的种植面积约占全镇种植面积的90%“。我种了20多年荔枝,以前荔枝园全种妃子笑,赶上集中上市有时卖不上好价钱。”苏运剑的苦恼,也是王录理的心结。
近年来,三门坡镇着力调优荔枝种植结构,按照10%早熟品种、50%妃子笑、40%新奇优质品种的结构进行调整。“今年三门坡种植的仙桃荔产出20多万斤,从开始到结束采摘,价格都稳定在每斤18元左右。”王录理介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三门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明魏介绍,该镇将持续推广早熟品种桂花香和新奇品种仙桃荔,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错峰上市拉长销售周期,延长产业链价值。该镇还借助“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平台,建设智能化荔枝果园、荔枝及热带优异果蔬种质资源圃、荔枝优新品种基地和高标准种植基地,积极与热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选育荔枝新品种。
记者在不远处的荔枝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看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南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代理首席科学家张蕾正在查看有独立编号的荔枝树,开展荔枝新品种选育工作“。新品种的选育是漫长过程,需要持续地试种、观察,我们有信心为产业选出好种、好卖的好品种。”张蕾说。
行走在三门坡镇的万亩荔枝林,随处可见荔农们为荔枝树控梢、环割的忙碌身影。“现在要让荔枝树储存养分,为来年开花作准备。”望着茁壮成长的荔枝树,王录理露出欣慰笑容“。合作社带领我们种植新品种,新球蜜荔口感好、价格高,市场前景广阔,上市后必定畅销。”苏运剑满怀信心地说。
下一步,三门坡镇将持续引进更多抗逆性强、耐贮运的优新品种,扩大种质资源圃规模,不断优化荔枝品种结构。同时,该镇计划引入荔枝精深加工项目,延长荔枝产业链,搭建更稳定的产销对接平台,让果农增产又增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