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67年
1月23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海口市发生群众组织夺取市委领导权事件。
是月,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8月8日,“东联站”、海南政法、“东方红革命造反司令部”与“海南革命造反派联合司令部”(简称“海联司”),等群众组织在游行中于海口市解放路发生武斗。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海口地区第一次大的武斗,即“八八”武斗。
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东联站”与“海联司”等群众组织先后在市内的海南机械厂、建国旅店、海南汽车总站、百货大楼等地发生武斗。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海口地区第二次大的武斗。
■1968年
3月,海口市军管会派代表进驻市郊区各公社。
4月7日,7万军民隆重集会,庆祝海南行政区革委会和市革委会成立。
■1969年
1月10日,海口市数万人欢送第一批街道青年、居民543人到农村人民公社落户。
是月,110千伏南丰——海口输变电工程竣工,使海南岛第一次出现高压电网,是海南电业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
10月,海口市人民大桥动工兴建,1970年通车。
■1971年
年底,海秀铁路建成通车。海秀铁路从海口至秀英港,包括支线全长13公里,它把海口市和秀英港衔接起来,加强了海口港的通过能力。该铁路是1969年1月2日开始兴建的。
■1973年
5月,撤销市革委会政工组、生产组、保卫组、办事组四大组,恢复市委工作机构。
■1974年
4月,秀英港轮渡码头竣工。该码头可泊千吨级轮船。同年,海口市第二运输公司试制成功“更生12型”拖头机车。
海口市青少年宫建成。
■1975年
2月,海口港客运码头第一泊位建成投产。
同年,海口汽车修造厂仿制成功载重2吨的“北京130型”汽车2辆。
■1976年
1月,海口新港第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
同年,海口新港竣工,投入使用。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