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何家大院──清末民初海南最奢华的侨领豪宅
来源: 海南特区报 作者:陈少华 时间:2010-11-16 17:31:37 星期二

  位于义兴后街的何家大院

  从海口市解放西路中段北侧一条小巷进入,向左侧行走20米左右再向北行走20米左右,在一片钢筋水泥房中,有一座不易被人发现的豪门大宅院——何家大院。

这座大宅门位于海口市义兴后街67号,目前被海南省商业集团公司幼儿园租用。

  何家大院始建于清末民初,由大小5幢房屋组成,其房产占地面积达1759.82平方米,该房屋系海南清末民初著名侨商何达启创建购置的产业。

  该宅院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是当时古城海口市区规模最大、造型最奢华的豪门宅院。

  宅院集中西建筑风格之精华

  何家大院四周有高大的围墙,院内有大小5幢房屋,两座花园。

  院门楼俊朗挺拔,门楼廊柱上方的木雕图案十分精美,动物和花卉图案雕刻得栩栩如生。门楼中上方有镂空的木格和五彩玻璃画装饰图案,这些彩绘玻璃据何达启的后人称是从国外购买运回海口的。

  门楼下左右有两间房,用厚厚的内墙分隔而成,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地面上铺设着彩色瓷砖,也是从国外进口的,彩色瓷砖的反面有外文字母标记。

  门楼原来设有中门和侧门,平时中门关着,只开侧门,中门上方原有一木匾“表海雄风”。当有外宾和贵客来拜访,才打开中门,从中门铺红地毯到主屋房。

  如今,悬挂在门楼上方的“表海雄风”木匾和中门已不知去向,只留下门楼上方的木雕和两侧的彩绘及五彩玻璃图案,依稀还能看到昔日的豪华神韵。

  进门楼是个平整宽敞的大院,用长条青石板铺成。北侧院墙屏风墙两侧分别有两个拱门,通往前花园,花园后边有座面积594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后来被海南商业集团公司拆除改建成职工宿舍楼。

  大院北侧前排一幢两层楼房是主屋,有木梯从东侧上楼,二楼原是摆放神龛,供俸祖先牌位的地方,一楼是中式主卧室,现在成为幼儿园的寝室。

  主屋的楼梯原是雕花木梯,六扇雕花木门。廊柱、栏杆为西洋式造型。

何家大院虽然已无往昔风采,但透过眼前的深宅大院依旧能感受到一丝曾经的荣耀和奢华……

  北侧西边一房屋为回廊式二层建筑,也是东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大院西侧原有一幢平房。西侧是后花园,大院北侧围墙下有口私家古井,后来被毁坏。

  何家大宅院1952年土改时期,房屋的主人何达启家庭被评为华侨地主,当时的农会强迫将该片房屋拍卖给海南区商业局。该单位在使用期间,对原有的房屋进行改建,损坏了房屋的原貌。据房屋的后人告诉记者:当时何家大院每幢屋内都有许多珍贵的花梨木家具,后来不知去向。

  何家大院内的每幢建筑门廊都相通,四通八达,有大小房间数十间,历经百年风雨,院墙已长满青苔,这座庭院幽深的大宅院尽管已毁损严重,但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依然透出一股贵族气息,置身其中,让时光倒流,我仿佛看见了这座豪宅曾经张灯结彩,妻妾成群的浮华旧景。

  何达启受德国老板栽培发家

  何达启当时想外出谋求发展时,他的新婚妻子不给他路费,不肯让他外出,于是他一气之下从老家徒步到海口谋生。在举目无亲的海口市,何达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理发店打工,后来到海口一位德国籍船长家里干杂活。

  有一年,德国船长携妻女从海口回德国休假三个月,海口的家就让何达启看管。德国船长夫妇离开海口登船后才发现:他们准备随身携带的一个大皮箱忘记拿丢在了海口的家里,皮箱里有金银珠宝、证券契约等一大堆贵重财物,而在启航回国的船上无法和“管家”何达启联系,急得德国船长夫妇不知所措,只好听天由命。

何家大院一角

  送走了德国船长夫妇,何达启回到了船长的公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精致的皮箱,打开拉链一看,何达启惊呆了:里面全部是金银珠宝和证券契约等贵重物品,何达启心想:船长知道后一定急死了,可何达启又没有办法将皮箱送到船长手中,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皮箱妥善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耐心等待船长夫妇从德国回海口。

  三个月后,德国船长夫妇回到了海口,还没等船长询问,何达启就把皮箱交给了船长,并请船长清点皮箱里面的物品。船长夫妇见状感动不已,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诚实可爱的中国海南青年。

  从此,德国船长待何达启如亲生儿子,决定培养何达启并教他英文。船长把何达启安排在自己经营的往返于海南至德国的远轮船上,先是干伙计,后来做水手,再让他做德国老板在海南的代理和帮办。

  娶15房妻妾生17儿女

  何家大院的创建人何达启字华甫,学名荣光。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出身于琼州乐会南盈村(今海南琼海市朝阳区南盈村)。15岁时,何达启与本村一姑娘结婚。婚后不到一个月,他离村别妻,徒步来到海口谋生。先是帮人打工,后来靠他的勤奋和诚实赢得了一位德国船长的赏识,成为外商在海南的总代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时富甲琼岛的海口首富。

  记者从庐江郡、三英堂《何氏家谱》上了解到:何达启为何氏兆成公支南盈王宣公派支,其父名叫何世文,诰封奉政大夫,生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其母王氏,诰授五品夫人,中年守节,家徒四壁,以纺织赡家教养儿女,生下独子何达启。

何家大院内

  何达启天资颖悟,精通英文,为德国轮船公司帮办,因致巨富定居海口关厂坊。何达启先后娶了15房妻妾。据《何氏家谱》记载:何达启的原配夫人林氏,生于1862年;一妾为林氏、二妾为李氏、三妾为陈氏、四妾为梁氏、五妾为王氏、六妾为周氏、七妾为卢氏、八妾为李氏、九妾为王氏、十妾为杨氏、十一妾为李氏、十二妾为梁氏、十三妾为韩氏、十四妾外号叫“红土女年”、十五位妻妾除原配夫人林氏和九妾王氏、十一妾李氏、十二妾梁氏、十三妾韩氏没有生儿女外,其他10位妾都生了至少一个男孩,其中四妾生了两个男孩,十四妾生了三个男孩四个女孩。何启达总计共生了13个男孩4个女孩。

  何达启最宠爱最小的妾,当时最小的妾在关厂坊建何家大院时,当杂工挑红土,她当时干活累了坐在石条上,被何达启碰见,何达启见这位姑娘长相清秀,皮肤白皙,模样俊俏便纳她为妾,宠爱有加。这位平民女子后来成为何家大院内最小的姨太,到“文革”时才去世。

  何达启成为侨领富商后,在老家琼海南盈村为原配夫人林氏依照海口关厂坊何家大院的图纸,为夫人盖了一座占地3800平方米的大宅院,并雇请女佣伺候她。可惜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拆毁.

  在海口关厂坊何家大院住着8个姨太太,因为何达启生意遍布沿海各省和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还有6房太太分别居住广州、香港等城市。

  创办海南第一个橡胶园

  何达启1890年在海口创办第一家远洋“森堡船务公司”,代理海南石油和开展多种业务经营。他看到当时停泊在海口港的海南远洋运输的船只都是小木帆船,不仅运输量小,也难以抗击风浪,为了与国外的轮船竞争,于是何达启投资从德国汉堡购置了一艘大轮船,首开海口至马来西亚远洋航运,进行客货联运,并经营海口至其他地区的航线。

  1906年,何达启与叔父何麟书等人合股组建琼安垦务有限公司,集资5000银元购胶种从海外船运回琼,在今琼海市崇文乡合口湾辟地17公顷植胶,创办了海南第一个橡胶园琼安胶园,并自创荣华垦殖有限公司植胶成功,引发华侨投资开发海南橡胶种植业热潮。

  何达启还投资在今海口市博爱南路建起了当时海口最大的菜市场——展南市场。同时还在海口拥有南发公司、琼盛号等多家知名企业商号和众多房地产。投资涉及航运、陆运、热作农业、商业贸易、房地产、戏院、书局等行业,成为当时海口首富,被清政府授予花瓴候选同知,1931年病逝于海口。

  捐建海口福音医院

  何达启被誉为清末民初海南著名侨商、海南近代经济开发的先驱者,他一度富甲琼岛,子孙传至现在全家6代达100多人,散布琼岛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

  当时何达启几乎垄断了海南的石油贸易和船务运输业务,连一些德国、英国人都到何达启的公司打工。何达启成为海口当时名副其实的首富。

门厅上精美的木雕

  何达启成为巨富后,除成立森堡船务公司、荣华垦殖有限公司外,在海口城区大量购地、置业;计有中山路琼盛号、锦章号、锦章栈、蔡源记商铺、新兴街(现新华路)南发公司、得胜沙路邮电局、博爱南路20号展南市场等店铺,地产有盐灶一横路(现省木材公司内)十五土丘地产、竹林村七土丘地产和大英村地产。并拥有海口海南书局股份、海兴车路股份、大同戏院股份。

  何达启气质儒雅,热心公益,先后资助建设了海口福音医院(海南农垦医院的前身),西庙菜市场(今存)、大英山环海中学三层教学楼(日本侵琼时,大楼遭日机炸毁)等。

  半世纪后豪宅重返何家

  记者从何达启家人提供的由何达启亲笔立的遗产书上看到:记载着何达启的遗产长达80行。他立遗嘱将家产分给十三个儿子,并嘱咐子孙“宜敦和睦友爱,承节俭之家训,互相勉励,不但守先人之遗业,尤望继长增高则吾于斯可以无憾矣!”

  何达启名下的许多产业解放后被有关部门征用,近年来,海南省和海口市政府落实侨产政策。目前已将博爱南路20号占地1400平方米左右的展南市场和义兴后街67号中西合璧的“何家大院”产业归还何达启的后人。

何家大院外墙一角

  何达启位于海口盐灶一横路15土丘的地产已列入重点督办之中。

  义兴后街67号房产面积达1759.82平方米的“何家大院”,退还何达启的合法继承人。

  年过古稀之年的港商、何启达的孙子何子健先生从香港来海口,随记者重返离别半个世纪的“何家大院”时,这位海口市第九、十届政协港澳常委、海南省“赤子楷模”感慨万千。重游故居,他想起童年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何先生清晰地记得:他们家大院的楼台上,常常举办“沙龙”,洋人、富商、政要在“何家大院”饮酒跳舞、拉琴弹奏、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昔日浮华盛影宛如梦中……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