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海口村史系列]“革命地下交通站”头铺村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海口市文明办辑 时间:2011-01-18 14:55:44 星期二

  200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头铺村,图为田纪云同志同省市有关领导和村干部合影。

  

  头铺村隶属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是龙华区创建文明先进试点村庄。位于城西镇西南部,东至苍峄路,西接海南农垦医院,南邻高坡村,北靠金盘工业开发区。村庄占地面积约364亩,现有住户228户,常住人口827人,流动人口3490人。总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4亩,以“两高一优”、“菜篮子”城郊型农业为主。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于自建的出租屋及头铺菜市场的年终股份分红,人均年收入约5000元。村办企业有综合楼一幢,农贸市场一个和商业铺面50间。村内建有文化长廊、生态园林公园、生态文明路、示范户庭院绿化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生态景观。

  村名由来

  头铺村的由来无文字资料记载,但据传说,头铺村原名兴文村,古时,府城一些地主到苍西、业里村一带买地转租给当地农民。每当下乡收租的时候,地主们就约定在兴文村集合,把兴文村作为一个聚会和歇脚的地方。加之从府城琼台书院到兴文村和从兴文村到苍西、业里等村大约都有一铺路(一铺路约等于5公里)的路程,且从府城到此地是头一铺路,故将兴文村改为头铺村。

  建置沿革

  头铺村清朝时隶属琼州府兴文坊,民国时期归为秀华乡管辖。解放后,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城西大队,属公大队生产队之一,60年代又成立坡头大队(高坡和头铺)。文革后,又隶属海秀乡城西管区。1995年,头铺村归海口市新华区城西乡管辖。2003年,城西乡撤乡设镇,头铺村归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管辖。

  革命斗争史

  1927年,在海口苍西地区建立起了琼崖革命史上较早的党组织和群众组织—苍西党支部和苍西农民协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头铺村建立起了地下交通站。

  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琼崖当局秉承蒋介石的反革命意旨,在海府地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海府地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英勇的琼崖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在琼崖海府地区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转移到海口郊区和农村继续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这一时期,海府地区的党组织转移到羊山地区建立了羊山革命根据点,而当时头铺村作为地下联络站之一,主要负责海口市区地下党和羊山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联络工作。据村里人说,当年的海口市市长王健民同志有一次在头铺村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时,由于消息走露,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头铺村地下交通员和村民挺身而出,不惧危险,终于在他们的掩护下,王健民同志最终安全脱险。1928-1932年,国民党蔡铤锴师、陈汉光旅相继到琼“剿匪”,海口市市郊国民党势力猖獗,羊山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革命力量再度被削弱。海口市的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险斗争环境下仍然在海口市郊区重建了地下交通站,其中头铺村交通站就是当时著名地下党联络点,著名的地下党联络员有陈建堂、洪成安等同志。

  1939年2月10日,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琼岛,海南人民同祖国大陆一样,遭受了一场深重的历史灾难,头铺村百姓也未能幸免。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头铺村被杀的人数有9人,负伤人数有5人,被捕人数有16人,失踪和病死的人数分别为10人和28人,村里总人口数也从1939年2月10的240人降到1945年9月1日的193人,在战争期间的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海府地区地党下组织积极开展救亡斗争。这一时期的头铺村地下交通站主要负责收集敌伪情报和开展打击日伪军行动。

  解放战争时期,头铺村地下交通站继续发挥着收集敌人情报,联系各地组织的作用,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人物和事迹

  (1)苏积金 (1909—1927) 海南海口市城西镇头铺村人。1927年11月参加琼山县永秀乡革命活动,后被派往琼山县羊山根据地军械厂,为军械制造员。1927年冬于羊山战斗中不幸牺牲。解放后,人民政府追为革命烈士。

  (2)洪成安 (1893—1928) 海南海口市城西镇头铺村人。l927年秋参加琼山县永秀乡农民协会。1928 年10月在海口执行任务时,遭敌逮捕杀害。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3)冯运英 (1908—1931) 海南海口市城西镇头铺村人。l926年秋参加琼山县永秀乡农民协会,为永秀乡交通员。l931年10月于头铺村遭敌人逮捕杀害。解放后,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4)陈建堂 (1907-1943)海南海口市城西镇头铺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以在头铺村小学当教员的名义从事情报联络工作,是我党地下交通员。因叛徒出卖,于1942年遭敌人逮捕杀害。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建设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头铺村人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村里各项改革,积极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菜篮子”城郊型农业,村里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年的创建文明生态村当中,成绩较为显著。头铺村人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努力转变发展观念,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寻找到了一条适合头铺村发展的道路。村里以发展房屋租赁服务业为主,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模式,规范化经营。村办企业有综合楼一幢,农贸市场一个和商业铺面50间。村内建有文化长廊、生态园林公园、生态文明路、示范户庭院绿化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生态景观。

海南省首个禁毒教育馆—海口市龙华区头铺村禁毒教育馆

  家谱史

  头铺村主要有苏、陈、符、王等十几个姓氏,其中以苏、陈、符、王为主。最早迁来此地定居的是苏、陈、符、冯四家。苏、陈两家最早是由福建迁到广东高州,再由高州迁到海口苍西地区,到元末,又因苍西地区发生温疫及其他原因迁来此地。

  村容村貌

  2001年以来,头铺村被海口市原新华区和龙华区先后定为生态文明村的试点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庄,几年来,头铺人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文明生态新农村,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村里先后建起了147平方米的文化长廊和1215平方米的生态长廊,建成占地50亩生态园林休闲公园,总建筑面积1415平方米的二层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已竣工使用,环村西路“生态文明路”已形成规模,80平方米垃圾中转站已建成,完成了20家示范户庭院绿化美化生态工程。2004年 6月7日,省首个禁毒教育馆—龙华区禁毒教育馆在头铺村正式挂牌并免费对外开放。目前的头铺村村貌整洁、村风文明,百姓富裕,和谐之声四处飘扬。

  文化遗存

  兴文古庙:何时兴建无从考证,亦无史料记载。但从古庙中的碑文记载,可以知道古庙的两次重建时间。第一次重建时间为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末仲夏(公元1895年),据古庙里石碑记载,该庙是在村民们于光绪壬辰年春(公元1892年)迁到该地后为了祭祀活动需要而重建该庙。第二次重建时间为公元2003年12月12日,这一次重建对古庙进行了彻底翻修,采用了中国古式建筑风格,材料以木料与石料为主。壁檐上以图和画装饰,左边壁檐上是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图和鸟语花香图。右边壁檐上则是姜太公钓鱼图和鸟语花香图。。古庙里供奉着关公、境主(又称班帅公)等各路神仙,每到“公期节”,村民们都会从古庙里抬出所供奉神仙雕像巡街游行。

  民间故事

  金鸡的传说。传说在古时候,苍西、业里一带的百姓到府城赶集必须经过现在头铺村所在的地方。每当路过此地,过路的人都会隐隐约约听到有公鸡打鸣。有些人听到了觉得很好奇,认为在这荒郊野岭的,没有人住,哪来的公鸡。为此,百姓们曾在此地四处苦苦寻找打鸣公鸡的下落。但令他们觉得更奇怪的是,无论如何寻找,也找不到那只打鸣公鸡的下落。当地人就认为这只打呜公鸡可能就是传说中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金鸡,并把金鸡所在的地方认定为风水宝地。故在后来,苍西村发生瘟疫时,一部分苍西村民选择迁移到此以避邪求福,成为了头铺村最早的原始居民。

  节日庆典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和中国传统习俗一样,每家每户贴对联、放鞭炮、拜大年。在除夕夜要吃“团圆饭”。

  (2)公期节,农历一月十二日,源自于古时候,家家户户每到这一天都要准备祀品祭拜各路神仙,如今演变成为村里比较重要的节日庆典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备好席宴,宴请村外亲朋好友。村里会表演“过火山”,晚上还有琼剧演出。

  (3)清明节,公历四月初五,每家每户要准备好祀品、鞭炮等拜祭用品到自家祖墓进行扫墓拜祭活动。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包粽子、洗龙水。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有赏月、吃月饼。

  大事记

  1895年,头铺村筹款重建兴文古庙。

  1951年,头铺村被海口市政府批准为解放后第一批革命老区村庄。

  1958年,红旗公社城西大队成立,头铺村隶属红旗公社。

  1986年,海马一期工程开始进行征用头铺村土地前期工作。

  1995年,城西菜市场竣工,正式投入使用。

  2001年,头铺村被评为“生态文明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头铺村。

  2003年,头铺村第二次重建兴文古庙。

  2004年4月,海马二期工程征用头铺村土地。

  2004年 6月,海南省首个禁毒教育馆—海口市龙华区禁毒教育馆在头铺村正式挂牌并免费对外开放

  2009年,金盘工业开发区征用头铺村土地。头铺村商住楼竣工投入使用。

  海口市文明办/供稿

头铺村文化生态宣传长廊

 

头铺村娱乐健身休闲设施

 

头铺村兴文古庙

 

头铺村兴文古庙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