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
丁村因该村最早居住着丁姓人家而得名
丁村位于海口市西南部,属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管辖。
丁村始建于明代,最早为丁姓人家居住,因此该村称为“丁村”。
明末清初,丁村里的丁姓人口先后全部迁往外地,随后冼、陈、王、钟、周等姓氏人口迁进丁村定居。丁村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该村现有258户,1000多人口。
丁村原属琼山府城镇,村里有文峰塔、境主庙、文昌祠、约亭、古村石门等众多名胜。该村四周有茂密的荆棘围成的天然屏障,成为村里古老的“荆棘墙”,这一奇景,实属罕见。
位于海口市郊的丁村古木参天,溪水绕村,是个景色迷人、环境秀美的古朴山庄。
现存文物
“龙源泉神”井碑
位于丁村南门外20米处的一坡地下。
该井碑立于清光绪二十年。碑石上勒刻“龙源泉神”阴字。字体清晰,其中龙源泉三字较小,列于碑石上方,“神”字硕大,为行草,字体灵动,飘逸、传神。碑左侧落款处刻有“光绪二十年”字样。
源泉神井据称是丁村的龙脉井,历史悠久。解放后村民用上自来水,此井水逐渐荒废,该井及井碑掩没在一片荒草中。
影像笔记
在紧邻都市的一隅,这里与闹市有着天壤之别,没有污染、没有噪音、没有喧闹,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满目葱绿,宛如度假山庄、世外桃源。
这里有一道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村边茂密的荆棘把村庄围绕,成为一道天然的护村屏障,这道绿色的“铜墙铁壁”,至今还在护卫着古村,成为古村一道奇美的风景。
每处古村都有相似的古迹,但又有独特的村魂。
走进古老的丁村,看完古庙、古井、古屋,千万不要漏看村边绿色的“荆棘墙”,还有古村遗存下来的石门,那就是丁村的村魂,是丁村久远而永恒的风景。
丁村,一个都市里的绿色山庄,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家园。随时等待着你的光临……
史地发现
庙宇亭阁成为古村人文胜景
从海口市区沿凤翔路南行进城南路再前行1公里左右,赫然可见写有“海口市丁村”的村坊门。
丁村门牌坊是近年来修建的,是该村的北门。门坊两侧有副对联:“丁香开放宝岛增秀色,村在改革海口添异彩”。一看就是一对藏头联,对联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丁村”二字。
进村坊门沿着水泥路进入,宛如进入一个花园。两旁都是绿郁葱葱的树木,村民的庭院里满园春色关不住,树枝上开满了各种花朵,姹紫嫣红,蝶舞蜂飞,芳香扑鼻。
村中心广场有块空旷的水泥地。广场西侧有两座庙宇,一座是境主庙,一座是文昌阁。
境主庙中供奉着陈直天君和西湖娘娘神位,境主庙建于清代,现在所见的庙宇为后来重修。
境主庙有几副楹联,一副写着:“云路鹏程腾直上,梯登航空揽全民。”另一副写着:“松竹柏贞寿常在,兰芳桂宝烂朝霞。”
记者来到庙内,见几位年长的村民正在案前点烛烧香,祀拜神灵。他们神情专注,一脸的虔诚。
境主庙拜亭两侧有几块西湖圣迹行雨圣母灵签碑,据称这里的签很灵验,每逢腊月十九、二十、正月二十,来此求签拜神的信众很多,香火鼎盛。
境主庙内神龛里摆放着几位神灵的牌位,帷幔挂在庙宇的梁木上,净穆而庄严。
文昌阁紧挨在境主庙右侧,创建于清咸丰十年。进阁门左侧,有块创建文昌阁碑立于廊内。
文昌阁兴建之目的是为了开启文运,几百年后,这一建筑成为丁村一景,从古到今,文人学子都爱进入此阁观瞻,祈求文运顺达。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文昌阁为近年来村坊居民捐资维修,庙宇雕梁画栋,与相邻的境主庙相得益彰,成为一处庙宇建筑群,是游客驻足观瞻的寻古探幽之所。
沿着丁村弯曲的小巷进入村内,在几棵古树旁,有一座仿古建筑名叫约亭。该亭门廊左侧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嘉庆元年八月立的“奉县示禁碑”,另一块是光绪十一年立的重修约亭碑。
从碑文上的记载了解到:约亭是丁村历史上用来教育管理村民的专用议事场所。村里如有人发生矛盾和纠纷,就由村里的老者召集双方当事人商议解决,若有人违法乱纪,也必须到约亭研究处理办法。当时,约亭里还有约法三章,告诫村民和睦相处,不要违规违法。
约亭前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有三棵古老的榕树和枇杷村,树底下有很多石桌石凳,一群村里的孩子在石桌边嬉戏,让古朴的小村充满一种生机和活力。
丁村因有荆棘墙躲过多次劫难
丁村地势较高,是块风水宝地。村边周围长满一种荆棘,严严密密地形成一堵厚厚的“墙”,连蛇都难以钻过,这道自然天成的护村墙固若金汤,是保护丁村的屏障。有条发源自羊山的潺潺溪水从村前绕过,溪水旁是苍屹山。青山绿水,风光如画。
记者来到丁村外围,看到村边的“荆棘墙”高5米多,宽数米,茂密的荆枝上长满了刺,这道绿色长城紧密围绕在村外,成为丁村从古到今的保护神。坚固的“荆棘墙”在山坡上蜿蜒起伏,把丁村围成一个城堡,让城堡里的人们安然无忧。
丁村的“荆棘墙”开有四道石门。目前除北门改成新的村门牌坊外,其他三座古村石门至今还在。
村南面的古老石门位于文昌阁对面,古老的石门见证了古村的变迁。村里的南门有一条古道,从南门口穿过,通向村外,一条用火山石铺成的石阶路至今还在,共10层,每层有4个台阶,长达40个台阶的古道从南门一直延伸到村外。那些古老的青石板历经岁月的沧桑,沉默不语。数百年来,有多少脚印从它身上踩过。只有古石板心中有数。
丁村的古石门,形状很相似,都是用长方形的火山石砌成的,而今村里的东门、西门、南门三座古村石门还在,依然坚挺如初,岁月并没有改变石门的容颜,古村的子孙依然日夜从古村的石门里走过。真是“石做的村门,流水的人”。
村民告诉记者:因为村里有荆棘“墙”护卫,四座石门曾有厚重的木门,遇有海盗匪贼打劫,村民就紧关村里的四座门,古村因此多次躲过劫难。荆棘“墙”成为保护丁村的功臣和永不退役的忠诚卫士。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