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文人海瑞的诗文和书法
来源: 人物 作者:李景新 时间:2014-01-13 08:58:20 星期一

 

海瑞书法《寿》。

  

海瑞书写的唐诗字帖。

  

海瑞书联。  

  海瑞海青天,素以政治家、清官、品德高尚者的形象树立在人民的心目中,当有人发现他的书法才华和文学成就时,发现者常以人们不知或忽略的语气来表示一种惋惜。那么海瑞在文学、书法方面到底具有怎样的成就,应该居于怎样的地位,我们不妨来漫谈一番。

  回族学者罗彦莲在一篇论述海瑞诗歌的文章中说,长期以来海瑞的诗文被人民淡忘,研究海瑞诗文的论著廖若星辰,其中的原因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卓越声誉和皓若冰霜的节操掩盖了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确实,除了罗彦莲的这篇《海瑞诗歌的写景艺术》和同是他写的《海瑞的文艺理论及其文学价值观》之外,我们很难找出正式讨论海瑞文学成就的文章了。这对海瑞的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也侧面告诉我们,文学成就恐怕不能算海瑞人生多么重要的方面。

  文

  劲气直达

  振顽醒聩

  虽然不是重要方面,但也不能说海瑞没有文学成就,缺少了文学成就的描述,也未必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海瑞。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海瑞集》收集了海瑞的诗文作品300多篇,这些作品正是其文学成就不可忽视的存在。但是为什么人们还是不太关注其文学成就呢?海瑞一生重视事功,其作文的出发点在于果断、明确地表明他那切合事功的思想、观点和主张,而不在意于文学的营造。所以他的文章擅长于理性议论,如《治安疏》、《治黎策》、《平黎策》等,都是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但是文学性不强。他的集子中有三篇杂记《乐耕亭记》、《修学宫记》、《借山亭记》,是最容易作成文学散文的了,但是这三篇文章都是以理论为主,绝少写景,记事也非常简略。倒是他的一篇为了终养母亲而上给皇帝的疏,感情真挚浓厚,是一篇非常动人的抒情散文。总的看来,他的散文刚练有余而文采不足,语言过于瘦硬倔强,锋芒毕露,常人不易接受。海瑞散文的价值主要在于承载他的思想、观点、主张和正气,用以救弊论治,警人醒世,而不在于显示文学之美。曹丕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海瑞散文之价值取向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四库全书提要》对海瑞的文章这么评价:“劲气直达,侃侃而谈,有凛然不可犯之概。当嘉隆间士风颓苶之际,切墨引绳,振顽醒聩,诚亦救时之药石。”可谓掌握了海瑞文章价值的论断。

  诗

  刚峰严厉孤介

  诗却清和

  海瑞在文学方面的艺术气质,体现在诗歌上更多一些。但谈海瑞诗歌也有问题:一是其流传的作品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多首;二是即这二十多首作品的真伪,也还是有些扑朔迷离。讨论海瑞诗歌的人特别少,海南文史专家周济夫曾作短文考证海瑞诗的真伪,缘起于收入《海瑞集》的27首作品,有21首又见于林士元的《北泉草堂遗稿》之中。周先生经过一番考证,倾向于为海瑞之作,其中《赠竹园隐者》等六首,他认为可确考为海瑞所作,其他也不能一一考定。麦穗先生曾作文认为《樵溪行》等三首不是海瑞所作,而周先生则认为其证据不足,不可断然判断非海瑞之作。但是周先生自己也有疑惑,觉得《海瑞集》中的作品并不能确定全部为海瑞之作,原因是海瑞著作在明清两代多次编刻,但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对颜、王国栋重编时,才收入海瑞的诗歌,陈是集所编的明代海南诗歌总集《溟南诗选》原也没有收录海瑞作品,民国时代王国宪重印此书时才补入海瑞诗作。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海瑞集》时又有所增补,所依据的是流传墨本及方志族谱之类的,很难说是可靠的。

  不过,在没有确凿证据做出相反的结论之前,我们还是愿意把《海瑞集》中的诗看作是海瑞所作,最起码其中一部分,肯定是海瑞所作。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决定了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唐代重诗赋,宋代重策论,海瑞则认为只重策论不重诗赋是个缺失。他认为作为人的素质,诗与文应该并重,只让读书人习文,不让他们习诗,那么他所写的文章也不会达到完美。(见海瑞《注唐诗鼓吹序》)由此推之,海瑞之为诗人,那也是很自然的。

  清代最有才情性灵的大诗人袁枚,乃唯一能见到的对海瑞诗歌做出评价的古代人。他在《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条文字:

  海刚峰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尝见鹫峰寺壁上有《赠竹园

  隐者》云:“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羊求忘地远,松竹到门多。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末书“海瑞”二字,笔力苍秀。

  此诗能进入重视性灵的随园之视野,大概是因为它代表着海瑞诗歌“清和”之风而近于性灵吧?这与其散文品格具有非常大的区别。海瑞的文章风格凛然,而他的诗却多为写景抒情,风格清雅和美,注重意境,注重语言,少经国之事业,而多情调与美感。除上述袁枚所称赞的那首之外,如《晚霁行》、《秋日访王龙津观物园》、《赠肖珏》都通过写景或者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出世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送诸生小试遇雨》写道:

  电掣雷鸣酣野战,

  水吟龙啸郁云兴。

  山南月暗全无路,

  岸北沙明仅有灯。

  海内英雄今并起,

  江中波浪此凭陵。

  商霖散满焦枯发,

  野色新添万里青。

  这首诗是海瑞做教谕时,送学生赴试时所作。当时正遇到大风雨,海瑞即景而动了灵感。前四句写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天地一片黑暗,表面上是营造了一个可怕的背景,而实际上是暗示着科考竞争之残酷。接下来语气两句一转,谓这是天下英雄并起竞争的时候,你们正好凭借着这江中的波浪,奋勇前行。末联使用了一个典故,商王任用傅说为宰相时对他说,我们现在的时局就像连年大旱,让你来当宰相就是让来作甘霖,使大地复苏。后世遂以“商霖”表示济世之才。这个典故用得非常机智,突遇大雨本来很让人郁闷,但是大雨又能使干枯的植物重新碧绿起来,想想遍野生机勃勃的气象,是多么激动人心啊!而这种及时甘霖,又通过典故指代人才,真可谓天助海瑞也。如此富有艺术意味的文字,在海瑞散文中是见不到的。

  书

  笔法奇矫

  亦可观

  就艺术而言,海瑞书法所达到的境界是超过其诗歌的,堪称一家。但是要把其书法抬得太高,则不符合事实。当代书法家梁继先生曾表达他对海瑞书法地位的评价是:“海瑞在明代书法家群体中是一流之尾,若放在二流书家中,则可属顶尖人物。”而如果放在海南书法史上看,海瑞书法属于一流,绝无异议。

  现在我们不妨挑几件比较可靠或者有趣的海瑞书法,来做一些简短的品论吧。

  榜书“寿”字孝母亲  海口五公祠中藏有一块独具一格的“寿”字碑刻,引起无数游客的叹赏。此字乃海瑞为其母亲七十寿辰而书,从书法本体而论,此字用笔刚健而丰满,兼具颜、柳之风力,结体独特,在“寿”字书法中自是精品。然而引起无数游客驻足赞叹的,却不在此,而在从这个一笔字中,能够分解出许多字来,有人分解为“生老百年”,与整体合起来为“寿生老百年”;有人分析为“生母七十”,有人分解出“生老百年春来寿”;也有人说这个字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图,正看倒看都一样。这些民间解读给此字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趣味。确实,汉字,既是文字,又是文化。

  革职赋闲书《管子》  有人把一通书札《奉别帖》看作海瑞小楷代表作,未免识察,此札虽然信笔而书,颇有姿态,但行气不足,放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书札之中,实在不算是好作品。真正代表海瑞小楷水平的,是其赋闲期间所书《管子》中的《权修》章。此书结体装正,笔力刚健,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骨力端翔,可谓海瑞楷书之精品。

  书联见胸怀  《琼山县志》有一条记载:海忠介有墨迹联“读圣贤书,干国家事”八字,真迹藏在杜以宽家里,外间摩刻的都是从墨迹钩出,未得其神。这里所谓真迹,现在没有人见过。从翻刻本看,整件以行草出之,而带楷意,丰润中见刚健,气势雄浑,若是原件,必为佳作。人们常说海瑞书源自颜鲁公,以这件作品而言,可以相信。

  唐诗四帖见奇矫  1989年,权威刊物《新华文摘》摘了这么一个信息:“最近在美国休斯顿的一位华侨家中发现了中国明朝御史海瑞亲手书写的四首唐诗,经有关专家鉴定,这些唐诗确系海瑞遗墨真迹。”该文中还说明海口市海瑞陈列室所存海瑞书法碑刻,其中四块被康有为推为“笔法奇矫”,原件即此次发现的四幅作品。有人怀疑唐诗四帖并非海瑞作品,却没有证据。我认为,此四幅行草书,最显海瑞气格。康有为在论及明代行书时,谓“乃至海刚峰之强项,其笔法奇矫亦可观”,其他人评价海瑞如笔力苍秀(袁枚),刚正之气奕奕如生(费丙章),字体雄劲(张岳崧),都可以看出海瑞书法的主要风格。唐诗四帖笔力超拔,线条刚健,变化多端,粗线有平原之丰,细线取武穆之劲,结体以元章为势,苍辣奇矫,堪称忠介书中极品。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