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黎山”融入天涯民族文化(效果图)
文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灵魂,文化更需要传承。
那么,作为文化的传承,景区无疑能让民族文化和旅游市场进行真正对接,然后实现更好地弘扬、保护和传承。
海南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文化作为支撑。全省已建成多个景区景点,其中三亚占了大部分,有名的景区很多,但大部分景区主要是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以本土经典历史文化和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而兴建的旅游景区却少得可怜。
然而,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博览园项目的启动和落户天涯镇,则将通过展示本土民族文化和古崖州历史文化,体现海南本土民族和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浓缩本土民族文化精华,将大大彰显三亚的独特天涯文化,可填补三亚没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空白,为三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和鲜活的生命力。
以本土历史文化为素材的景区少,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亟待保护和传承
从古崖州至今,天涯厚重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巾帼英雄冼夫人,棉纺织家黄道婆,崖州巨儒钟芳,崖州君子林赞统,爱国名巨胡铨,唐代高僧鉴真,崖州名臣毛奎;又如天涯文门村一带遗存的“天涯古道”“钦差园”(生态园)等古迹,与天涯海角的“海判南天”“天涯”、“南天一柱”“钦差读书石”等著名石刻,在文史脉络上有直接关联;还有当地黎族人民祈求国泰民安的精神寄托———“文峰塔”。
目前,海南省黎族景点多在保亭、五指山等山区市县,其发展内容多是以山地和热带雨林为背景的文化。而天涯镇是海南省沿海屈指可数的民族乡镇之一,靠山面海,旅游基础好,知名度高,周边有十多个民风纯朴的村寨,这些村寨的居民属黎族居民,他们通过长期的劳动、生活和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如黎陶、织锦、山歌、舞蹈、骨雕、竹编、藤器、剪纸、草药、叮咚木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良好,可全方位展示黎族文化。
海南省民族学会会长王学萍认为,目前海南省尤其是三亚多个景区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主,以本土历史文化和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而兴建的旅游景区少得可怜。而加快挖掘提升本土民族文化,充实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打造三亚民族文化旅游新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那悠远的带着祖先痕迹的少数民族文化、那温润的带着祖先体温的少数民族文化渐行渐远,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步消失或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传承。
因此,海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成认为,三亚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通过深入挖掘,可使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园成为三亚旅游项目的核心力量和三亚旅游产业的文化名片。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复合型民族文化旅游景区
为了更好地挖掘提升和保护传承三亚的本土民族文化,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和支持该项目,并被列为省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该项目策划负责人说,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园是以本土原住民文化为素材,恢复重建重要历史文化古迹———文峰塔,经过艺术提升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展示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项目内容的新奇、壮观,把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打造天涯文化奇观旅游景区。
并且,除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黎族文物以外,还将通过“活态”的方式确保黎族文化在现实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将三亚乃至海南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现代手法展现给游客,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力求做到天人合一,独具一格,同时搭建国际化文化交流平台,将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通过国际旅游岛的窗口,推向世界。
海南省正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三亚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并一直重视、关心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文化强市”和 “旅游文化名城”。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众多大师级的策划和规划设计,定位以天涯文化为主题,融观光、体验、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民族文化旅游景区,以艺术创造文化奇观,打造一个展现真实的地域文化天然博物馆的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一个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项目建成后,将对保护、恢复和弘扬古迹文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高水平开发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腾飞的重要动力。
各方声音:“三亚亟待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景区”
“民族文化是瑰宝,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的是传承和展示,而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园项目建设则是将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对增强民族团结和弘扬历史文化,促进三亚市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王学萍如此说。
他说,文峰塔在扬州、海口、儋州等城市都有,是黎族地区重要的古迹和标志,这些地区对塔都有很好的保护和维修,然而,三亚的文峰塔却被人为地炸毁了,一直未得到重修,而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园将重修该塔,意义深远。
省人大代表董丽华在参加去年两会时曾建议,要加快和支持“三亚塔岭文化奇观博览园”的建设,挖掘提升本土民族文化,充实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打造三亚滨海旅游城市和民族文化新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传承三亚区域及琼南地区古老优秀民族文化,又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为周边居民带来上千人的就业。
据介绍,项目建设包括崖州骑楼文化区、文化奇观浏览区和休闲养生文化区等内容,符合海南民族文化特点。目前,该项目已纳入了天涯镇总体规划中,并完成了初步选址、项目论证和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天涯镇政府也向三亚市政府申请启动项目规划并得到批复。
对此,天涯镇有关负责人希望该项目能早日在天涯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尽早完成项目规划建设,并认为,该项目选址位置独特,符合天涯文化发展特色,与天涯海角的历史文化、南山的佛教文化、大小洞天的道教文化相呼应和连成一片,有利于形成三亚西部旅游文化长廊,对天涯文化的弘扬、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挖掘提升本土民族文化,充实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打造三亚滨海旅游城市和民族文化新品牌,树立国际旅游岛的新坐标,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王建成认为,三亚天涯文化奇观园的建设能把民族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一种保护文化生态行之有效的方式,既保护和传承黎族文化,又能让黎族文化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传承三亚区域及琼南地区古老优秀民族文化,又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速三亚发展,让“美丽三亚”插上民族文化的翅膀,为“美丽三亚”助力,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助力,成为海南保护、传承、展示、开发民族文化的独特区域,成为国际旅游岛文化旅游的一颗明珠。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