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4000多张黑白照片 留住正在消失的原始渔民生活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2-03 16:53:55 星期三
 

孙诺在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陈卫东 摄

 

 

2008年5月2日,一位老渔民正在专心织网  石祖波 翻拍

 

 

 2008年9月28日,渔民在海边用竹筒吹气,生火煮饭   石祖波 翻拍

 

 

 2013年2月6日,渔妇带着孩子海边淘虾米  石祖波 翻拍

 

 

  水牛拉渔网  陈卫东 翻拍   

 

  近期,在微信、网络贴吧等平台,有网友发布的关于海口《非渔》公益摄影展即将开展的消息引起不少读者关注,在网上展示的一幅幅生活味浓厚却透着原始气息的摄影作品,让不少观看者深有感触。

  通过打听, 1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海甸岛兆南丽湾小区竞海轩一楼,探访即将开展的《非渔》摄影展展馆,并采访了摄影者本人,了解这些展现莺歌海渔民最原始的打渔生活作品背后的故事。

  77张照片再现莺歌海渔民原始捕鱼生活

  海口海甸岛兆南丽湾小区竞海轩一楼,180多平米的工作室,这里就是本次《非渔》系列摄影作品作者孙诺和几位文艺爱好者朋友一起“寻找灵感的地方”,也是本次非渔公益摄影展开展的地点。一幅幅作品从门口的地板上一直陈列到室内,屋内也挂满了各式作品。即将于12月初开展的《非渔》摄影展部分作品已经陈列其间,工作人员正在对最后确定出展的77幅作品进行调对、装框。

  在孙诺的展示下,记者提前欣赏到数十张还未来得及装框的摄影作品。其中,一张显示为2008年5月2日拍摄的一位老渔民织渔网的照片十分生动,老人黝黑的皮肤,满脸沟壑和清晰的皱纹,他坐在地上悠闲地织网,自然而朴实;2008年9月28日所拍的一张渔民在海边用竹筒吹气生火做饭的照片,让人体会到海边渔民生活的艰辛;2012年10月2日拍摄的一张照片里,老渔民正在吸自制的竹筒烟,“吞云吐雾”的画面沧桑感十足;2014年6月1日端午节前一天,渔民在海边欢庆节日到来,十分热闹,与现场简单地的炊具、简陋的住房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张张照片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一张张记录着渔民生活的黑白照片,全都源自于莺歌海海边渔民的生活实景,生动再现了莺歌海渔民靠捕鱼为生的最原生态的生活场景。

  儿时向往打鱼 想记录下最原始的渔民生活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买菜时,妈妈常常到海边去捞一些小虾米制作虾酱,吃饭的时候就着饭吃。那时候感觉虾酱很咸,不好吃,可现在想想却很是怀念。”谈到拍摄背后的故事,孙诺不经意间回想起小时候关于莺歌海的记忆。

  今年36岁的孙诺出生在距离莺歌海海边不到10公里的黄流镇东孔村。尽管从小在莺歌海附近长大,他却很少到海滩边玩耍。“由于担心危险,海边村民大多限制小孩子到海边玩,我也很少被允许独自到海边玩。”孙诺说,可家人越是不让,就越加重了他的好奇心。“或许是在海边长大的缘故,看着周边以打鱼为生的渔民,我从小便对打渔生活充满了向往。”

  从十多年前开始,莺歌海海边城镇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化给海边的渔村及渔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的渔民进入城市,渔民变市民,开始做起了生意,摆脱贫困。而莺歌咀一带海边滩涂地被开发,渔民建在海边的一排排简易房屋被成片拆除。原始的海边渔村及渔民靠捕鱼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也正在消失。

  “几年前,莺歌海的渔民还在用古老的方式捕鱼,这里不仅有我儿时的记忆,更记录了莺歌海海边渔民们生活的变迁。”孙诺说,长大后,他对于莺歌海渔民生活的好奇并未随着时间消退,而记录下莺歌海最原生态的渔民生活,则是他最原始的冲动。

  历时6年拍摄 不计代价拍出4000多幅作品

  记者了解到,这些照片的拍摄均经过调整处理,全都以黑白色呈现,而所有作品均诞生于孙诺使用的一台5D单反相机。从2008年初起到今年7月份最近一次到莺歌海拍摄,孙诺所有作品时间跨度有6年之久,而从照片属性中记录的时间显示,孙诺每年至少都会去莺歌海好几次。

  “到莺歌海现场拍摄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楚了,每次去我都会拍上好几天。有时候回老家,也会顺道去莺歌海海边,用相机记录下渔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次都会拍满3张8G的储存卡才回来。”孙诺说,为了拍摄这些作品,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在海边住几天,跟着渔民一起起早摸黑,外人看似枯燥的打渔生活,他却觉得很精彩。

  “俯拍水牛拉渔网的镜头,是我快速爬到一个陡峭的坝上拍的;拍摄渔民捕鱼的场景时,我就跟渔民一起出海。有次拍孩子们水中嬉戏的镜头,我站在海水里面拍摄,一个大浪过来,还险些弄湿了相机……”谈到6年间所拍摄的各种照片,孙诺说得津津有味。

  “所有的拍摄都是随兴趣自己拍的。”据孙诺保守估计,这6年来,他在莺歌海至少拍了4000多幅照片。

  编者语

  莺歌海渔民原始生活场景渐成追忆

  莺歌海镇位于乐东西南部,西、南面环海,面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靠南方最大的莺歌海盐场。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7615人。莺歌海镇是个渔业重镇, 全镇现有各种渔船493艘,吨位从8吨至60吨,年捕捞量达18877吨,有海水养殖面种2963亩,计530口,其中高位池年产量896吨,年产值4480万元,有造船、织网、维修、海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18种行业。

  莺歌海人大方、大气、豪爽、耿直、热情好客。与海为邻,以海为生的生活锤炼了他们宽广似海的襟怀。因为日里来夜里去经常与大海斗争,莺歌海人养就了“粗野”的性格,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对人对事大大咧咧,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这,就是莺歌海人的秉性。

  莺歌海因海得名。最鼎盛时期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架势相当可观:全镇都盖上了小洋楼,是海南私家房子最多最漂亮的乡镇,还组成了海南最大的乡镇汽车运输队,走南闯北发大财。莺歌海人的豪放生活曾经让周边乡镇羡慕不己。

  如今,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莺歌海周边大片的海边渔村快速消失,原生态的渔民生活场景已逐渐成为追忆。或许有一天,这些照片将作为珍贵的历史记忆被送进博物馆,记录下海边渔村物是人非的生活变迁。

 

相关链接:

琼海博鳌兴起“渔民游” 游客可体验渔民生活
三沙永兴岛上的渔民生活
海上阡陌之疍家渔排 看真实的海南渔民生活
海南:休渔期的渔民生活/组图
揭秘西沙群岛渔民生活: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图)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