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话歌手强歌
“你行过文笔峰,行过北门桥,江南水美忆当初……”“海南粉真是好食,见到伊总欲流唾……”近几年,一首首独具特色的海南话歌曲纷纷问世。这些海南话歌曲取材来自海南本土文化和市民生活,用海南话作词,采用流行歌曲、传统琼剧等元素为海南岛民们呈现出了那海南味浓郁的音乐。
然而,由于海南话受众面不够大,加之缺乏有效的平台和推广方式,海南话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们往往凭借着一腔对海南本土文化的热情,在现实与理性的夹缝中执着地艰难前行。
寻求企业合作 打开海南话歌曲推广路
2月6日下午3时许,在海口市新华北路的一处商铺楼面,从狭窄的小楼梯登上2楼,一间30平米的小房间,便是强哥的音乐工作室。很多脍炙人口的海南话歌曲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年底了,活动特别多。”由于近段时间忙于演出活动,强哥来工作室的时间比以往少。
80后的强哥是新一代海南话歌曲唱作人。他的曲风独特,歌词诙谐幽默,反映普通市民的生活,很受年轻人欢迎。如今,他的很多歌曲在海口的一些KTV里都可以点唱。“这是我刚出的光碟。”强哥从柜子上拿起一张包装独特的光盘递给记者,碟中的10首歌曲有几首是去年新创作的歌曲,“我想在明年推出一张全新的光盘。”
在光碟背后,印着一家本土KTV商家的商标,这个商家,便是这张光碟的赞助商。
在众多海南话歌曲歌手和创作人中,强哥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自2013年开始,他便在一些商家的赞助下每年都推出一张个人的海南话歌曲光碟。除此之外,一些商家的活动或举办婚礼的新人也会对其进行赞助,出版光碟作为赠送客户或出席嘉宾的礼物。这几年,强哥的海南话光碟已经发行了将近20万张。
而强哥的演出活动也在这几年迅速增加。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关注他的粉丝们经常能够看到他活跃在各大演出活动和节目的讯息。但从刚开始创作海南话歌曲,到渐入佳境,强哥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2011年我闷在家里专心创作,用半年时间创作第一首海南话歌曲《大海南》。没想到在网上上传了歌曲后,却石沉大海。”强哥开始反思,并对曲风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再次推出《海南粉》。正是凭借这首歌曲,强哥才真正为网友们所认识。在经历了将近一年没有工作闷在家创作的日子后,强哥开始接受一些酒吧驻场的演出,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创作所需费用。
由于独特的曲风和十分接地气的歌词,强哥的海南话歌曲逐渐为人们所喜爱,很多酒吧也开始邀请他演唱。颇有营销头脑的强哥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成一个小团队,自费推出了一张海南话歌曲光盘,“那时候我就整天夹着公文包,给一些目标企业赠送光碟,介绍自己的歌曲,寻求合作的机会。”
慢慢地,很多本土企业开始与强哥进行合作,或是采取赞助光碟作为赠送客户礼物的方法,或是在MV中植入广告的方法等等。这对之前一直处于自掏腰包进行创作的强哥和他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飞跃。如今,强哥和他的团队成立了公司,专门从事海南话歌曲的创作和推广工作。
“作为一个海南人,创作海南话歌曲,传播海南本土特色文化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项工作就很难维持。”在这几年的打拼与坚持中,强哥深感海南话歌手的不易,“虽然我们也经常有演出,但还是缺乏上大舞台的机会,希望政府在组织大型演出的时候也能给我们海南话歌手一些展现的机会。”
驻场演出 滋养创作本土歌曲梦想
每到傍晚,只要有演出,李金龙就会和自己的乐队忙碌起来,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晚上,李金龙是一名在酒吧演出的乐队主唱,而到了白天,他则是一名海南话歌曲创作人。
李金龙是一名摇滚乐队的主唱和主音吉他手。于出于对家乡儋州调声的热爱,他开始在儋州调声内加入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尝试以此来吸引更多年轻人接受儋州调声。2005年开始,李金龙创作出了《洋浦之恋》,在电视上播出后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听众甚至到处打听希望寻找这首歌。由于没有经费出光盘,李金龙创作的这首歌却让很多盗版者得利,从电视上录下来出了盗版碟。
随着李金龙海南话歌曲逐渐为人所知,他开始收到一些演出邀请,“海南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也会逐渐邀请海南话歌手参加,比如欢乐节演出等等。”
“但由于儋州话受众没有那么普遍,所以推广起来也更难。”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或者企业的赞助,这样的事情会显得更加艰难,李金龙告诉记者,创作歌曲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简单,“写出歌曲后,我还得找录音棚,找乐手和歌手来录制歌曲,要拍MV的时候还得请歌手和演员以及拍摄人员,这些都是烧钱的事。”
为了筹集资金创作和出版歌曲,李金龙需要常常奔波在走访企业的路上,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
“儋州调声很美,但不能当饭吃。即便现在也有一些演出会邀请我去演唱儋州调声,但是这样的演出机会一年能有十次八次就不错了。”如今的李金龙,唯有通过驻场演出的收入来养活自己推广儋州话歌曲的梦想。全凭着对儋州调声的热爱,李金龙才能一路坚持下来。
庆幸的是,随着近两年政府的重视,李金龙的儋州话歌曲推广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最让李金龙兴奋的,是201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儋州举行了“李金龙群星万人演唱会”,“当时他找来了一些在儋州小有名气的海南话歌手,现场有差不多2万听众,算是较大规模的了。”
由于儋州调声和一般海南话歌曲不同,在面向全岛的推广中还存在语言障碍,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李金龙在创作歌曲时保留了调声的曲调,却采用海南话或者普通话唱出来,希望让更多人接受儋州调声。
“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够创作出一首能唱响全国的儋州调声,让全国著名的歌手来演唱,这样能够扩大儋州调声的名气和影响力。”深爱着儋州调声的李金龙希望有更多渠道能够为这些歌手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做出一首能够唱响全国的歌曲。
李金龙说,纯粹靠自己的热情去做,作为个人,推广本土文化十分艰难,只能通过其他工作来养活自己的这个理想。他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大的舞台,给予本土歌曲更多的关注。
创作歌曲 仅仅是个爱好
相对于很多草根出身的海南话创作歌手来说,能够专职创作和推广海南话歌曲的强哥是个成功的例子,也是令很多海南话歌手羡慕的对象。但这样的例子也是少之又少。很多创作者是选择了像李金龙一样,通过演唱流行歌曲来“曲线救国”,养活自己的海南话梦想。而更多人则是把海南话歌曲创作当做一个兴趣。
“其实,现在有很多海南话歌曲的创作者平时都不怎么创作,都是到了有一些活动或者比赛的时候,才应景创作一首。”一位海南话歌手无奈地透露,能够坚持长期创作海南话歌曲的人并不多。
说起海南话歌曲,就不得不提澄迈小伙金安仔创作的那首著名的《定安娘子》,这首歌曲一度引起了网友们的热传,也成为海南话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他创作的《我是你的侬仔》、《打工十三月》等海南话歌曲也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
和强哥和李金龙等其他海南话歌曲创作者不同,金安仔有着一份与音乐毫无关联的工作。“我们一开始就是单纯喜欢海南话歌曲,希望创作出来和大家分享。仅当做自己的爱好而已。”但海南话歌曲的创作也为金安仔带来了很多的资源,“在创作过程中会到当地采风,了解风土人情,接触各方面的人士。”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金安仔也将爱好变成了自己的责任,倾注了更多的热情。
相关链接:
海南司机的音乐梦 让海南话歌曲唱响大江南北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