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桃在剪窗花与亲友分享年味
猴年剪猴成为时尚 黄海桃 作品
《年年有余》祝福新年
过年贴窗花是民间习俗,并不局限于窗花的剪纸更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过年间用“贴窗花”这种传统方式辞旧迎新,寄托美好祝愿。各种样式的“福”字、“囍”字,花鸟虫鱼等,都是传统的剪纸图案。今又猴年,海南民间剪纸人将一幅幅手捧寿桃的生肖猴,为亲友讨个喜庆和吉利,迎接美好的新年。
离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跟随黄海桃一起回老家过年的还有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上面有灵动的鱼,有吉祥的“福”字,有纹饰细腻的花朵,簇拥着成为一幅有着“年年有余”美好寓意的窗花。
黄海桃是海口市龙华小学一名美术老师,自从她20多年前爱上剪纸后,每年过春节,贴窗花便成了家人与朋友最钟爱的过年方式。她说:“贴窗花虽在北方挺盛行的,但自从爱上剪纸后,我发现咱们海南老百姓对贴窗花也很有情结。”
这不,今年春节前,黄海桃身边的好多朋友早早儿打来了电话,向她“讨要”几幅窗花,也好贴在明亮的窗子上,为厅堂、卧室增添几分新春喜庆的色彩。为此,黄海桃不仅剪了各种样式的“福”字、“囍”字,剪了鱼鸟花等图案,还根据今年的生肖剪了一幅幅手捧寿桃的生肖猴,为亲友讨个喜庆和吉利。
贴窗花
把年味儿带回家
再过几天,到大年三十那日,全家人张罗着把一张张剪出了“福”字的窗花贴在窗上,把裱好的大幅《年年有余》挂在墙上,红彤彤的窗花映着大家开怀的笑意。
这是黄海桃满心期待的迎新方式,年味儿十足。
眼前这幅直径约70至80厘米的《年年有余》作品,是黄海桃在回老家前根据画稿样式剪出来的,从画稿到剪纸共花了3天时间。这幅剪纸作品最外圈剪了6条肥美可爱的鱼儿,鱼的中间辅以花卉点缀,再往内圈看,12条小一些的鱼儿灵动雀跃,最中间是一个隶书体的“福”字,周围被“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八个红字包裹着。
“它呈现出的‘生活富足祥和’寓意,是中国人的最爱。”黄海桃说,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过年都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虽百花齐放,却也都代表着一方百姓对新年同样的期许和盼望。
而对于黄海桃来说,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一双灵活的手便能剪出一份别样文艺的过年方式。这20多年来,黄海桃的剪纸作品样式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有美好寓意的荷花、鸳鸯、人物、福字、囍字,再到人物,每年窗花样式在变,但是每逢春节亲友家人追求团圆、平安、喜乐的心境从未变过。
春节时贴窗花给人带来的回忆和喜庆是无法比拟的。去年春节,黄海桃领着孩子们到海口万绿园剪窗花引来市民围观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一些‘候鸟’老人说他们也没想到在海南街头还能看到剪窗花的老手艺,而我们也没想到会引起那么多路人的兴趣。”黄海桃说。
羊年的大年初二,黄海桃带着几位爱好剪纸的学生来到万绿园,“驻扎”在现场写对联的摊位旁现场剪纸送出。可看到对联摊位前挤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黄海桃心里有些打鼓:“大家会喜欢剪纸么?”
“这边有人剪窗花!”没想到,一位“候鸟”老人的话一下子吸引了好多市民,他们一边啧啧称叹一边细细端详,剪好的生肖羊、福字、囍字等作品顷刻送出。
这件小事不仅让海口市民收到了一份既文艺又有特色的新春礼物,也给爱好剪纸的孩子们一份莫大的鼓励,同时让黄海桃找到了很多知音。
剪窗花
剪出黎族文化味儿
当黄海桃去年春节期间随省文联到保亭、陵水、五指山、昌江等市县送文艺下乡时,就考虑如何让海南百姓甚至是少数民族百姓喜欢剪纸。
“海南百姓同样喜欢贴窗花,喜欢剪纸文化。”黄海桃说,为了让剪纸这项民俗文化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她便在“福”字旁边剪出了各类具有黎族文化特色的纹样,比如甘工鸟、大力神等黎族文化元素,与海南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思相契合。
已成为海南省民协理事的黄海桃认为,增添了黎族元素的作品更受当地百姓欢迎,而这对于有绘画功底且熟悉黎族传统文化的自己来说亦非难事。相较于剪纸艺术中的传统纹样线条的圆润有弧度,黎族元素的纹样更趋于直线条,几何图形构成的样式偏多。这便要求剪纸手艺人要更好地控制剪刀力度,如此下剪刀时才会更干脆利落一些。
久而久之,黄海桃从单纯的喜欢剪纸到钻研黎族剪纸艺术。身为海南人,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借助剪纸艺术去挖掘和传承海南黎族文化,这种传承不仅是要在每逢春节、喜事时剪出具有黎族文化的作品,而是真正投入其中。
这些年,自黄海桃的剪纸工作室建成之后,她与海口市二十五小的美术老师黄晓娜共同创作出了一幅幅海南黎族图腾纹样的剪纸作品,努力将剪纸文化与海南黎族文化相结合。于是,一幅幅不局限于新春贺礼的剪纸作品在两位剪纸民间艺人的手中诞生了,例如《雨林鹿鸣》、《海南风情》、《黎锦狩猎图》、《黎锦喜庆图》、《黎锦春耕图》等作品,每一幅都很好地将海南文化、黎族文化通过剪刀艺术地呈现。
黎族剪纸
剪裁丰裕美好生活
在一张长1米、宽2米的红纸上,是一幅秋收图,榕树、茅草房、芭蕉树、酿酒、收割山兰、竹竿舞、对歌、舂米,形象生动地描绘着黎族的农村生活。
这是海南乐东剪纸民间艺人李雄的作品,他的剪纸作品更多是把自然风光与黎族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
试想,这样一幅丰裕充实的作品挂在家中,不正是辞旧迎新的最佳呈现吗?
在海南乐东,黎族剪纸艺术同样是古老的艺术。位于乐东内区的少数民族乡镇大安镇是乐东剪纸的发源地,其黎族剪纸艺术闻名省内外,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海南省黎族地区的剪纸,大多反映黎村的生产、生活以及自然山水、风土人情等。
“黎家纺织、犁田、收割、舂米、牧牛、椰树、蕉林、木棉、茅屋、对歌、喝酒、婚嫁等场景,被众多民间剪纸艺术家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将不同时空组合成一幅具有浓郁黎族风情的画卷。”吉雄在接受海南日报采访时说,在乐东大安,当地每位老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劳动之余,大家拿着剪刀、刻刀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便开始剪纸。
黄海桃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近年来海南剪纸艺术发展的很快,除乐东以外,海口、五指山、琼中、儋州、临高等几个市县剪纸民间爱好者也在逐年增多,越来越多如她和吉雄一样具有美术专业功底的人加入其中。
在黄海桃等人接触的剪纸爱好者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在过年间用“贴窗花”这种文艺、喜闻乐见的方式辞旧迎新,寄托美好祝愿。
相关链接:
宏占久:剪纸的守候与传承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