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第一张照片在白沙发现
1985年,第二张照片在广州发现
2014年,第三张照片在武汉发现
记者 蔡倩
今年5月1日,是红色娘子军成立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地处万泉河畔的100多名农村女孩,以花一样的青春与激情,毅然投身于争取和平、自由、平等的革命洪流,奏响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一段最动人的乐章,铸就了一部威震琼崖、闻名海内外的巾帼史诗。
红色历史在万泉河的默默流淌中走过了85年,但流传下来的红色娘子军的历史照片却非常少,到目前为止仅发现3张。手持这3张打印出来的黑白照片,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将照片背后的历史娓娓道来。多年来,琼海市委党史部门对这3张照片进行了认真考辨,确认照片属实,并核实了3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和拍摄的历史背景,破解了许多隐藏在照片背后的历史密码。
忠贞
用生命和热血保守核心机密
1968年,白沙县“三查”办公室收缴到《琼崖剿匪记》一书,书内有许多与琼海相关的图文史料,便向琼海县通报。琼海县“三查”办派出专案人员赴白沙县取回这本书。
这本书全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陈汉光警卫旅琼崖剿匪记》,是该“警卫旅”于1932年8月到琼崖对苏区和红军进行反革命“围剿”基本结束后,在1933年春编纂出版的史料专辑。由于该书的不实记载,在“清理阶级队伍”中,原女子军连干部冯增敏、王时香、黄墩英等人深受其害。“文革”结束后,这本书随其他敌伪档案一起被移交给琼海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
“1982年,琼海县委党史办公室成立不久,便从‘落策办’征集到这本书。”据陈锦爱回忆,这本书中刊登许多照片,注明是在其旅部工作的随军记者拍摄的。这张红色娘子军的历史照片随之走进党史工作者的视野。
经考证,照片中的人物从右至左分别是:1为林尤新,时任乐会县少锋队模范队队长;2为王学葵,时任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委员;3为庞学莲,时任女子军第二连指导员;4为王真梅(应为王振梅),时任女子军第二连第二排排长;5为王时香,时任女子军第一连指导员;6为黄墩英,时任女子军第二连连长;7为蒙汉强,时任琼崖苏维埃政府常委;8为庞琼花,原女子军特务连连长。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确认是琼东县(今琼海市)大路墟。1932年冬,陈汉光旅部驻在大路墟,女子军连干部及其他一些妇女干部也被押解到这里。时任女子军第一连连长的冯增敏于1964年2月22日撰写的回忆材料说:“到大路墟几天,王振梅被敌人释放;蒙汉强被捕后被敌人直接送到大路市,与我们关在一起。”王振梅、蒙汉强两人被捕后,唯一有交集的地点是大路墟,据此可以肯定这张照片是在大路墟摄下的。冯增敏还回忆说,在大路墟,敌人给我们每人发了两套“士林蓝”囚服,一套长袖,一套短袖。从照片上看,她们穿的是“士林蓝”短袖囚服。
这张合照中为什么没有冯增敏?陈锦爱为记者析疑:冯增敏当时遭受敌人严刑摧残,身受重伤,整天卧在床上,寸步难行。冯增敏在上述回忆材料中说:“敌人在大路墟召开反共大会,将我们拉去示众,要我们在台上当众跪下,我誓死不从,敌人就用枪托猛击我的头部,我当场昏倒,不省人事,好几天都下不了床。”
陈汉光部驻扎在大路墟之时,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苏维埃政府主要领导人冯白驹、符明经等20多人正在与大路墟咫尺之距的母瑞山上苦苦坚持。这一情况女子军连干部是知道的。她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保守党的这一核心机密,捍卫了我琼崖党政机关的安全。女子军的坚强和忠贞,在“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坚强
谁都没有变节动摇,谁都没有出卖同志
1985年,时任海南区党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的邢诒孔和科长唐昆宁赴广州征集史料。他们到中山图书馆查阅民国报刊资料时,在1934年出版的《东方》画报第31卷8号中,发现一张被称为“共首”的王文宇的照片,此外还发现一张被称为女子军“共首”的照片,便都征集回来。邢诒孔将女子军“共首”的照片交给当时的琼海县委党史办主任林鸿范,要求琼海县委党史办对这张照片进行考辨,核实照片中的具体人物。
为此,琼海县委党史办全体同志专程去往阳江区,将当时尚健在的3位女子军连干部王时香、庞学莲、黄墩英全部接到区公所办公室,对照片进行集体辨认。她们很快给出答案,照片中的人物从右到左分别是:庞琼花、蒙汉强、黄墩英、王时香、冯增敏、庞学莲、王学葵、林尤新。
对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她们回忆说,1934年9月,她们被押解到“广州国民特别感化院”,这其实是一座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监狱。一天,她们下地干活,刚走到菜园,有个挎着照相机的人过来要给她们拍照。带他过来的狱卒要她们回去换上统一的囚服,之后她们就在监舍前边站成一排让他拍。王时香说,当时穿的衣服是“感化院”发给的囚服,是用“斜赤布”(一种灰白色的粗布)缝制的。王时香的说法与照片上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后来她们听说,这张照片在好几家报刊上登出来了。
1937年冬,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被关在“感化院”的政治犯全部释放。王学葵获释后离琼出洋了。2002年4月她从南洋归来,此时王时香、黄墩英、庞学莲等人都已辞世。看到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送上的这张照片,她喜出望外,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这张照片上的人和事我全记得,是在‘感化院’的‘丙种’监舍前拍摄的。在感化院三年,我们8个人学习、住宿、劳动都在一起,从不分开过,我们8个人谁都没有变节动摇,谁都没有出卖同志”。
不屈不挠
战地琼花别样红
2014年4月19日,最后一位健在的红色娘子军战士卢业香病逝。翌日,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对此作了报道。来自武汉的一位收藏家姜小平看了报道,立刻给琼海市委党研室发来一封电子邮件。
“邮件说,他收藏有1933年2月15日上海出版的《时代》画报第3卷12期,这期杂志的15页上刊登一张照片,文字说明是女子军首任连长庞琼花被捕在府城对民众演说状。”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才雄介绍,姜小平通过电子邮箱发来了这张照片,并请琼海市委党研室鉴定其真假。
琼海市委党研室立即对这张照片进行考辨,从人物形象、拍摄时间、地点等方面考证,确认这张照片是真实的,并给出说明:庞琼花被捕后对府城民众演说状。庞琼花穿浅色上服,短头发,双手被绑在背后,神态镇静。尽管庞琼花双手被反绑,被架在人群高处,但是她依然向看热闹的群众作演说。
据冯增敏在1964年2月22日撰写的回忆材料,1933年初,陈汉光警卫旅迁驻琼山县府城,冯增敏等8位女子也被押解到府城监狱。在府城,她们以刑场为战场,继续同陈汉光敌军进行斗争,毫不屈服。
1934年9月,陈汉光部离琼撤回广州,只好把她们押到广州关进“感化院”。《时代》杂志刊登的庞琼花被捕照片,生动地反映了她在府城这个特殊战场上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地向民众作演说宣传的情景,也是女子军此时此地不屈不挠地坚持对敌斗争的一个缩影。这张照片传递的历史信息,印证了冯增敏的回忆。
相关链接:
中国警察意大利罗马街头巡逻 带队组长来自广州
广州非法集资案去年增67% 互联网金融将成风险防控重点
两少年广州人工湖溺水身亡 警方联系家属展开调查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