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制壶人周凤炎: 匠心独运“海黄”壶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蔚林 时间:2016-06-07 10:37:14 星期二

周凤炎在制作中

周凤炎“海黄”壶作品

周凤炎的“海黄”壶系列

  记者 陈蔚林

  “海黄”,海南黄花梨的简称,原产地在海南,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历代制壶高手视“海黄”为尊贵,好料难寻,得之轻易不敢下手。海南制壶手艺人周凤炎,短短几年的摸索便成为业内口碑良好的“巧手”,这成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约定的时间,来到位于海口市公园路的“周氏兄弟海南黄花梨”,等待与“海黄”制壶艺人周凤炎见面。没想到,他却从海口戏院东侧的一条小巷子里钻了出来。

  “熟人找我都会直接到工作室去,因为知道我很少来门店。”他黑黑瘦瘦的,身上还沾着一点木屑,略快的语速透着些许腼腆,“我不懂得做生意,只懂得做壶。”

  这个江西汉子来海南工作生活已经快6年了,但他很少与人说起来琼之前的经历。因为他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好讶异的:“难道之前是搞装修的泥水匠,现在就不能是做“海黄”壶的手艺人?都是靠一双巧手吃饭,都是要用心动脑思考,也都需要一份工匠精神,在我看来没什么不同。”

  从泥水匠到艺术家

  周凤炎出生在江西九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海南黄花梨是个什么物件,在他来海南之前的31年光阴里并没有具体的概念。

  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因为相信“身有一技之长就不会饿死”,自年少时起就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做泥水活计。学习和动手能力极强的他,还不到半年就掌握了泥水活计的要领,而且做得又快又细致。慢慢的,村里的人宁愿找他做活,也不再找他师傅。

  后来,他离乡前往上海谋生,向一位熟人学习电工技术之后,交上的“作业”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从此就把他留在了身边,把承建工程的电工活计都交给他来做。

  如今再回头看去,这两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经典剧情,似乎已经为他在“海黄”制壶领域的后来居上埋下了伏笔。

  2009年,因为长期负累工作,周凤炎身体出现不适,于2010年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再也不能负担建筑工地的重活。“说来也巧,当时妹妹在海南做黄花梨生意正需要人手,而我也看好海南的气候适合养病,就决定过来试试。”但周凤炎和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是,他这一试,竟试成了“茶壶王”。

  都说“眼缘”很重要。周凤炎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海南黄花梨时受到的震撼:“那花纹、那香气,透着一股特别尊贵的气质,就连刨下来的木屑都与寻常木头不同!”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那时“海黄”工艺品起步还没有几年,所谓制壶也不过是简单地切出一个茶壶的形状,他还是“赖”在制壶的手艺人身边挪不动步子。

  “看了几天,制壶的步骤就牢牢记在了心里,他很快买了一台小小的车床,低价收购了一堆杂木头准备练手,“我还不会制壶,但已经开始勾画,造型更美、工艺更精的“海黄”壶应该是什么样子,才配得上这样名贵的原料。”

  他还记得,在练习了两个多月,做出来的作品“开始有点样子”之后,自己是如何下定决心开始制作真正的“海黄”壶的——咬牙用了身上本就不多的存款买下一块“海黄”毛料,就像过五关斩六将一样,心惊胆战地锯料、刨平、细切、车壳、配盖、精修、打磨、抛光、上蜡……

  “第一把壶做出来的时候,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说着,周凤炎应是想到几年前的自己,嘴角带着笑意,神思有些游离开去。

  埋头钻研不断实现突破

  激动的心情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尽管舍不得,但不把手上的“处女壶”卖掉,周凤炎便没有办法凑出买下一块毛料的钱。现实就是在这个时候给他泼来了一盆凉水。

  一直到现在,海口东湖都是“海黄”工艺品的重要集散地。当时,周凤炎抱着自己的壶,也在最热闹的礼拜天赶去推销。没想到,藏家看他脸生,又打听到他入行不过两个多月,连仔细看壶的时间都不肯付出。

  “收藏界还流行一种交易方式,就是藏家提供毛料、挑好款式,给指定的手艺人加工。我还想,不买壶也行啊,给我毛料加工,我的壶也能继续做下去。”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萦绕在周凤炎耳畔的都只有藏家的鄙夷,“他们当着我的面就能议论,‘他又没名气,把活交给他做,白白亏了工钱不说,还糟蹋我们的好料’。”

  知耻而后勇,周凤炎用5年时间,就让这些藏家刮目相看——他们再想拿着毛料找他制壶,得排队3到5个月。

  这5年里,周凤炎都做了什么?除了不断扎实制壶基本功,他还充分借鉴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的紫砂壶造型,对“海黄”壶的造型作了改良和突破,创造性地利用海南黄花梨打造了曲壶、西施壶、石瓢壶、笑樱壶等等一大批兼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海黄”壶。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造型都是借鉴来的,做出来也不算什么本事。但大家仔细再想,紫砂壶制作时“能加能减”,但“海黄”壶却只能“做减法”,稍有一寸偏差便难以补救甚至全盘皆输,名贵的原料真就如那些藏家所言,“被糟蹋了”。

  因为不舍得浪费珍贵的原料,周凤炎还在制壶工具上下足了功夫。他发现,过去人们加工“海黄”笔筒时,一般是用车床把中间的木料打成粉末再倒出来,形成一个空洞。于是他想,要能设计一种工具,把笔筒中间的木料整块挖出来,做成手串等小工艺品该有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设计和试验,他竟然真的在2013年做成了一把“能拐弯的刀”。

  “能拐弯的刀”还有一个“兄弟”。在加工“海黄”壶盖时,周凤炎又发现,市面上的“海黄”壶之所以循规蹈矩,壶把都设计在壶身的一侧,是因为制作工具过于简单,若是将壶把设计在壶身上方就没办法掏空壶心。又是一段时间的琢磨、设计和试验,他做成了另一把“能拐弯的刀”,并且用它成功制成了第一把曲壶,艳惊四座。

  吃这碗饭就要护这块招牌

  如今,周凤炎在“海黄”制壶领域已有一席之地,前来求壶的藏家也络绎不绝。但是,只要得了空闲,他还是会亲自去往各个市县挑选毛料。

  他的弟弟周凤喜记得,2012年,东方八所的一处黎寨里挖出了一块重达110斤的“海黄”老木桩。听到消息,他们毫不犹豫地应当地群众要求,带上现金开着皮卡车赶往当地,“原料越来越少,我们求木若渴,也没有想过就这么带着钱去会不会有危险。”

  千辛万苦求来一块好料的事情有,一眼之差看错木料的事情也不是没有。2011年,周凤炎听说周凤喜又买到一块好料,当即结束在三亚的旅行赶回来就要动手。“刚拿到手上也没有看出不同,直到做了一半掏出木芯才发现根本不是“海黄”。”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似乎还在为此事介怀,“业界有规矩,开了料不管真假恕不退换,跟‘赌石’是一个意思。只能认栽,难过得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

  要问那块木料后来到哪里去了,周凤炎做成了一只笔筒自己用着,“虽然花了大本钱,但不可能让它流向市场。”他透露,出名后有不少原料商人找他“合作”,用越南黄花梨或其他木头冒充“海黄”壶,中间利润非常之大,“他们话没说完,我就冒着火往外赶人。我是手工艺人,吃这碗饭就要护着这块招牌,昧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他是真心爱着这门手艺啊,在回答那个关于“梦想”的问题时,终于把语速降了下来,一字一顿地说,“目前,“海黄”工艺品的价值还是以原料好坏为主要评判标准。我希望终有一天,制作工艺能够成为人们收藏海黄工艺品时,第一个考虑的因素。”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