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拍立得”照片里的记忆与情愫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刘梦晓 时间:2016-09-29 09:47:17 星期四
 

“拍立得”相机。

2012年楠茜在以色列和刚认识的朋友。

楠茜拍摄的朋友家的书架。

王曦喜欢用拍立得捕捉家人生活的瞬间。

王曦的拍立得作品。

造型可爱的“拍立得”相机。  

  文记者 刘梦晓

  “咔嚓”一声之后,一张有着宽大白边的照片缓缓地从相机口吐出,前几秒钟,人们关于图像的记录,经过一系列的光影和化学反应,逐渐地在相纸上清晰起来。几分钟之后,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就完整地呈现出来。

  在上世纪90年代,摄影界还是胶片当道的时代,和传统的胶片拍照方式不同的是,一款可以立拍立现的相机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它无需等上太久,就能即时生成一张照片,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拍立得”(或“立可拍”)。

  在如今的摄影界,即便是数码普及并实现了立拍立看,使用“拍立得”的人群也并未消失。反而,它在一个小圈子里刮起了一股风潮,成为许多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摄影方式。

  根植于记忆的拍立得

  在80后海口市民梁承起的记忆里,“拍立得”是一个高大上的玩意儿。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万绿园、五公祠等景点,他常常看到手持“拍立得”给游客拍照的摄影师。

  “那时候一张小小的照片就要二三十元,很贵。谁家的孩子要是有那么一张照片,也是值得炫耀的。我和弟弟去万绿园玩的时候就央求父母给我们拍一张,为的就是体验那个神奇的过程。”在梁承起的记忆里,自己和弟弟并肩站在万绿园的草地上,比起胜利的手型,只听对面的摄影师一声呼喊,按下了快门,紧接着相机里就吐出来一张照片,自己和弟弟开心的笑容就渐渐浮现在相纸上……

  这种“奢侈”的享受,在当时颇为时髦。在当时的胶片时代,人们想要自己拍摄一张人像,先得购买相机、胶卷,而即便是拍摄完毕后,要得到相片,还要到冲印店去冲洗胶片和打印照片,往往一等就要等上好些天。“拍立得”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等太久,拍摄完毕后的几分钟内,就能取到照片。节省的是时间,也只有唯一的一张照片,这也就是它奢侈的理由。

  如今,各式各样的数码相机早已经取代了胶片,绚烂的照片、大好的风景是专业摄影师们用于展现摄影功力的一种方式,“拍立得”却作为一种小众产品,在摄影界占据一席之地。

  打开互联网,搜索“拍立得”,逾千个结果立即呈现。和从前的“拍立得”相机不同,现在的“拍立得”相机十分讲究造型:有四四方方仿着老相机造型的;有形似一只HOLLE KITTY头像的,在镜头的右上角还有一只蝴蝶结;有的小巧易握、有的配色多样……

  再一搜索也会发现,人们对于“拍立得”的热情并未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而减退,人们依旧享受当下出片的喜悦。

  留住拍摄时人物的情绪

  看到王曦用“拍立得”拍摄的照片,可以用赏心悦目一词去形容。

  巴掌大的相纸上,多是人物特写,而人物又多以家人和朋友为主。光影交错之下,人物的静态思索、开怀畅笑,举手投足尽是安然。

  “这就是一个恣意拍摄的过程,偶尔和家人聚会时我就带着‘拍立得’去。”在王曦看来,“拍立得”最大的作用,就是记录下当下一刻的情绪,并及时呈现。

  见到记者,王曦从背包里拿出了他的相机。相比起普通的“拍立得”,王曦的相机多了一份专业的意味:用宝丽来110B型号的机身和拍立得的吐片盒拼接,可拉伸的镜头可以让拍摄者更灵活地控制曝光度。

  别看现在的王曦操控起相机来娴熟老练,其实在5年前,他对摄影还一直都“不感冒”,而实际上,王曦与摄影又有着近20多年的纠葛。

  1995年的那个暑假,王曦刚满9岁,王曦的妈妈递给了他一部胶片相机,希望他能对摄影产生兴趣。“那时候的相机都还是装胶片的,老师给我调好了光圈、快门,我就拿起来对着街上一顿拍。”原本妈妈的用意,是希望这次的采风能激发王曦对摄影的兴趣,可谁知王曦不仅没有爱上摄影,反而觉得“无聊”:“那时候的人们拍照喜欢做出夸张的造型,不自然、做作,我不认同这种方式,就连带起不喜欢摄影。”

  让王曦自己也没想到的是,时隔17年,他还是爱上了摄影。2011年的一天,王曦翻在当时流行的社交平台人人网上看到了一位朋友在日本留学时拍下的照片,才真正激发了他的兴趣:照片或拍摄于安静的街头,或拍摄于某家颇具文艺色彩的小店,或是人物自然表情的纪实……透过电脑屏幕,王曦豁然开朗: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所喜欢的格调吗,在慵懒中透露着一份自然,在自然里又极富生命力的作品。

  开始涉足摄影之后,使用“拍立得”拍照也成了王曦的一种摄影方式。对于拍摄,他并不贬低数码的拍照方式,也不赞美即时显影的好处,只是他说:“拍了一张照片,你会发现拿在手里的感觉是最好的,那意味着拍摄时的那份情绪被永久地留了下来。”

  “拍立得”镜头下的永恒

  在海南岛的南端城市三亚,生活着一位长发、身型健美的湘妹子,看起来知性又不失活泼,她叫楠茜,对她来说,“拍立得”是记录生活的必须方式。

  在她的相册盒子里,是她用“拍立得”拍摄的近百张照片,而照片又多以人物为主。

  楠茜是一个随性的人:不管环境怎么变,过得舒服就行了。2011年左右,楠茜只身一人到中亚地区旅游,她还记得她的第一部“拍立得”是在泰国花了400元人民币买的。

  “一个方面是便宜,另外一个方面是它能很快出像。”楠茜说,自己和“拍立得”的邂逅非常简单,没有摄影基础的她,可以很容易就操控这个小机器:“它的曝光模式就两种,一种是室内,一种是室外,对我来说我只要按照操作的过程去拍摄,就能得到满意的照片。”

  带着她的第一部“拍立得”,楠茜走遍了中亚的十几个国家。习惯了只身一人出行的她,常和路上遇到的新朋友合影。

  “2012年7月15日,two friends from 以色列。虽然当夜被卖了,但我们看起来还是很开心。”这是楠茜在旅行中用拍立得拍摄的一张照片空白处写下的话语,据楠茜回忆,当时的她要去往以色列的某个地点,就租了一辆“tuk tuk”(嘟嘟车,当地的三轮摩托车),并坐在后车厢里,路上碰到了两位外国友人,三人一路走来相谈甚欢,即便是最终司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将三人送到目的地,但三人依旧开心。

  在另外一张照片里,楠茜来到了柬埔寨吴哥窟,在吴哥窟巨石建筑前,楠茜记不清自己是在遥望日出还是日落,照片里的她神情却很安定。

  “拍摄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麻烦,但带回来每次翻看的时候,又会庆幸,幸亏当时拍了这些照片。”受画幅的限制,楠茜只用“拍立得”拍摄人物,一次出行,她会准备三四十张相纸,这就意味着,旅途中她会遇到三四十位朋友、甚至更多,和他们的合照至今仍被妥帖地保存,这是她的旅行记忆。

  偶尔,她也会用“拍立得”拍摄一些生活片段,如“小伙伴的书架”,“这就是当时看到了之后最想拍的,不刻意,一切都是舒服、自然的样子。”

 

 

相关链接:

惊呆!巴西一螃蟹霸气“挥刀”丝毫不惧拍摄者
电视剧《秋收起义》剧组成立  11月开机拍摄
90后中国女孩拍摄王守英纪录片获“学生奥斯卡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