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藏于深闺的海南舞虎流传400年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梁冰 时间:2017-11-06 08:17:41 星期一

  三江镇村民在村里进行舞虎表演。 黄一冰 摄

  □梁冰

  逢节庆和庆典,海南民间的舞狮舞龙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舞虎亦是。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罗梧村是舞虎最为出名的地方,作为当地最富特色的文化项目,舞虎为纪念民族英雄冼太夫人而组建,至今已传承了400多年。

  海南琼北地区民间曾流传“三江鼓、罗梧虎”之说,舞虎是三江镇罗梧村所独有的,所以又有“梧虎”之称。同新坡镇一带的“闹军坡”一样,罗梧村的舞虎也是为纪念冼夫人而模仿当年出军仪式的活动。传说冼夫人身边常伴有两只老虎,同时也利用虎的威严来辟邪,所以当地百姓把舞虎作为祈祷国泰民安的象征。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至农历十二是传统的“冼夫人文化节”,这是新坡镇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节日,迄今逐渐发展到海口地区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三江舞虎作为其中最隆重的环节之一,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活动中,舞虎所到之处热闹无比。随着冼夫人文化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舞虎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每年专程从各地赶来观看舞虎的游客不在少数。在三江,舞虎还是节日活动的重头戏,既为“装军”出行壮威助阵,也为各家各户祈祷平安。舞虎活动中,舞虎队舞起老虎环村游行,吸引来邻村邻镇的人们观看。

  舞虎以武术为基础,后逐渐由单一的武打招式发展到融入舞蹈、表演、音乐等元素。时至今日,舞虎是罗梧村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舞虎的内容大致分为布阵、开场、单人表演、双人对打等部分。

  舞虎人数每队多至二三十人,队员们大都是当地村民,有男有女,由两人分别扮演虎头虎尾,还有土地公、土地婆,其他人扮演兵勇,手持长矛、长棍、大刀、长剑等兵器列队摆阵。舞虎的主题是“人虎和谐”。表演开始时,“老虎”以腾翻、扑跌、跳跃、朝拜、登高等高难度技巧出场显威,随之上场的是手持拐杖的土地公和手执蒲扇的土地婆,土地公土地婆以秧歌舞步辅以滑稽表演跟随老虎前后左右。老虎的动作敏捷、灵巧、威猛,在紧密的锣鼓声中,兵勇摇旗呐喊,吹号助威,逐一上场与虎对打。罗梧村的舞虎除了争斗嬉戏场景,还有人类驯服它的内容,这也是舞狮舞龙所缺少的,罗梧村人给舞虎赋予了许多丰富的内涵。

  在罗梧村,几乎人人都是看着舞虎长大的。“别人都是舞狮舞龙,只有我们是舞虎,这也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也正是因为与众不同,所以才觉得更值得珍惜。”罗梧村人默默传承着这项充满传奇色彩的习俗,舞出了一片天地,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纷纷加入了舞虎的队伍。

  2009年,海南舞虎入选第二批省级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口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舞虎,是藏于深闺的海南民间文化瑰宝,除了冼夫人文化节和罗梧村的重大节庆,每年的“非遗保护日”上,市民和游客也都能感受到舞虎的魅力。

  小资料

  舞虎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虎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集舞蹈、武术、音乐于一体,迄今有超过400年的历史。

  舞虎因带有厚重的传统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深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舞虎队的队员们大都是当地村民,有男有女,每到传统节日或庆典活动,舞虎队都到乡镇村庄表演助兴,深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编辑:王思畅)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