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曾经的“灵魂加油站” 海口报刊亭的变迁与坚守(组图)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李珊珊 傅巍 时间:2018-11-06 21:46:38 星期二

报刊亭有一盏灯为你而留。见习记者傅巍 摄

  清晨的报纸温热且散发着墨香;学生拿着心仪许久的文刊合不拢嘴;下班了在路上往袋里塞本杂志……有人说,城市报刊亭是“灵魂加油站”、成长中转站。如今,数字化阅读迅速普及、城市规划发展日新月异,海口报刊亭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灵魂加油站”又为何坚守?

兼售杂货的报刊亭。见习记者傅巍 摄

各类报刊平铺在玻璃台面上。记者李珊珊 摄

  “今天报纸卖完了!”11月5日晚,老板娘王大姐吆喝了一句。王大姐经营的报刊亭在龙昆北路,从2010年至今,她每天7时到24时,都在报刊亭里度过。“说实话,经营状况一般吧。”王大姐告诉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记者,单纯靠出售报纸杂志,已不是报刊亭主要盈利方式,亭内还兼卖一些饮料零食。谈及当初经营报刊亭,王大姐笑着说,“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能挣钱补贴家用。很多曾经经营报刊亭的人,因为经营不好都转行了,现在看到一些年轻人来买报纸,心里也是开心的。”

手持手机的学生与卷帘紧闭的报刊亭。记者李珊珊 摄

  和王大姐一起呆在报刊亭内的,还有她下班过来的女儿,在昏暗的灯光下,来往的行人匆匆而过,母女两人身影相伴而美。而在龙昆南路也有一家报刊亭,经营者朱先生说,“别看我这报刊亭旧,以前可热闹着呢!老年人买报纸,年轻人买杂志。”朱先生认为,近几年来,人们多选择电子阅读,如果能够对报刊亭进行一些升级改造,增加服务功能,可能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

报刊亭让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慢下来”。记者李珊珊 摄

  市民柯先生住海甸岛已有二十多年,他说,“海甸二西路这家报刊亭开了很久了,每天吃早餐都会买份报纸,习惯了。”海口网记者发现这家报刊亭有个特点,一棵树伫立在报刊亭前方,半幅的窗户被遮挡,附近居民非但不觉得挡路,反而觉得很凉快。柯先生告诉海口网记者,“夏天会有附近居民去买报纸,就在树下靠着报刊亭和老板‘吹水’,十分惬意。”

报刊亭不再仅仅出售报纸杂志,亭内还兼卖一些饮料零食。见习记者傅巍 摄

  部分报刊亭在有选择性的时间段营业,或白天或晚上,有的已紧闭着闸帘不再营业。身处变革时代,报刊亭让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慢下来”,慢到逐渐走向“退潮时代”,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精品文化、文创艺术。“灵魂加油站”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不断被削弱,不该被遗忘的是精神内涵的力量。

  记者李珊珊 见习记者傅巍 摄影报道

  (海口网11月6日讯)

店主不在,留钱取报。记者李珊珊 摄

 

 

相关链接:

报刊亭变“杂货亭” 老旧报刊亭将何去何从
报刊亭,街头温暖的灯火
报刊亭光“拆”可不行
海口报刊亭有新“出路” 将提供取款缴费等功能

 

(编辑:李谢菲)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