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追“光”史——从一灯如豆到万家灯火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李梦瑶 时间:2019-06-10 09:12:34 星期一

  解放初期,海南常用的煤油灯。

  从一簇篝火到一盏油灯,从一根蜡烛到一颗电灯泡,昏黄的灯火摇曳升起,被照亮的一方天地里升腾着温热的气息,照明技术的变革与普及过程饱含着时代变迁的生动印迹。

  循着材质各异的灯,老人们讲述着琼岛光与电的历史,也能从中窥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南电力事业的发展。

  颗颗果实 串起悠悠灯火

  “海棠树在黎话里被叫做‘猜挪亲’,这种树5月份开白花,村里遍地都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安乡南万村58岁的村民黄朝兴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将掉落下来的海棠果子一颗颗捡拾起来装进碗里,制作成竹灯,也叫灯油果。

  竹灯的制作不费工夫,对灯具材质也不挑剔。就地取材,选一个大小适宜的碗碟,容器中间支起一根竹片,将颗颗海棠果子串上点燃即可照明。天黑后,竹灯喷出比黄豆稍大些的小火苗,亮起来的也就只有巴掌大那一小片地方,将昏暗的人影映衬得影影绰绰。

  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善于发现利用自然万物的一切功能为己所用。因海棠树的果实里藏有非常丰富的油脂,且分布广泛、提取方便,成为海南人制作油灯最常用的原料之一。

  “除了海棠果子,晒干后的柚子籽也是制作灯具不错的燃料。”在黄朝兴看来,海棠果子灯与柚子籽灯虽是烟雾缭绕、气味呛鼻,却胜在不花钱,以至于到了解放初期,仍备受老百姓推崇。

  老式马灯。

  一灯如豆 摇曳昏黄往事

  相较于绵延摇曳数千年的海棠子灯,煤油灯出现在海南人生活中的时间并不算长。

  “灯座一侧的转轴可以调节灯光亮度,为了省油,灯芯往往会被拨得很小。”62岁的老海口人王福和回忆,解放初期一斤煤油几毛钱,相当于普通人好几天的工资,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煤油又要凭油票到供销社去买,这也让家家户户惜油如金。

  省城如此,山区自然更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煤油灯是只有吃晚饭时才会点上的稀罕物,晚饭后收拾利索,一家人或远或近围在煤油灯前,手里有活计的自然凑在最前面。“小孩子抓紧时间写作业,母亲则就着光在一旁缝补衣裳,但也不敢让煤油灯亮太久。”黄朝兴还记得,晚饭后村里人常常聚在村口的大树下,借着朦朦月色,或支起簇簇篝火,山里的夜气温降得快,话家常的人群散得也快。

  这种状况一直到1980年后才得以改变。改革开放后,煤油市场基本稳定,海南煤油零售量在1980年飙升至1.48万吨,并在此后十年间一直保持在万吨以上,煤油灯从此不再拘于餐桌柜台上摇摇曳曳的星火之光。

  一盏玻璃罩的马灯,几乎陪伴黄朝兴度过了整个青春期。夜间学校晚修时,他会拎着这种遮风又挡雨的煤油灯,在崎岖山路上跑得飞快。到了夏天,小伙伴们则会将马灯高高举起,去地里捉青蛙或到河里摸鱼。甚至夜间偷偷约会时,也要借着马灯的微弱光影才能将心爱人儿的脸庞看清。

  星星点点的灯火摇曳生辉,将传统的昼夜社会时间观悄然改变。炊餐叙旧、穿针引线、计账苦读或是集会宴游,煤油灯下的一幕幕夜景嵌在岁月里,牵系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成为近现代中国接受工业文明洗礼的一个重要前奏。

(编辑:王秋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