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五指山市:在创新中保护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组图]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李梦瑶 刘钊 时间:2019-09-09 09:27:25 星期一

七色饭。武威 摄

  传承与发扬 让民族文化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变迁与传承人群的日渐式微下,往往被主流视角贴上“冷门”“古老”等标签,成为束之高阁的“活化石”。而提及非遗传承人,脑海里浮现的也总是那么一群年纪略大、双手布满老茧的“老顽固”,不计时代喧嚣,不肯朝前看。

  到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上转个几圈,才发现被游客团团围住的传统手艺人,已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

  “现在学习织锦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可多了,从大人到孩子都有。”五指山市番茅村村民刘香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过去的几十年里,除了每周在村里的黎锦传习所教授同村妇女们学习织锦,还会定期走进学校,手把手地向学生们传授黎锦纺织技艺。

  五指山市通什中心学校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黎锦纺织技艺实践课,每学期启动报名时都会瞬间满额。而在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的校园一角,甚至专门开辟出一处黎族竹木器乐校园培训基地,每年吸引近百名学生报名。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现在已经会用鼻箫吹《小星星》《摇篮曲》《小苹果》,还有《久久不见久久见》了呢。”12岁的黄雅诗是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她会在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黎族传统竹木器乐的魅力。

  不久前,这群黎族竹木器乐的“小小演奏家”们去海口参加了一场演出,当一群嘉宾围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鼻箫、灼吧与口口拜的区别时,黄雅诗也又一次感受到这门传统技艺带给她的乐趣。

在传统节日“三月三”五指山主会场活动上,少数民族姑娘着传统民族服装表演节目。武威 摄

  黄雅诗的黎族竹木器乐老师符亚荣,是五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化学老师,更是一名有着半辈子黎乐演奏经验的老艺人。“上世纪90年代时教孩子们学黎族竹木器乐,学校和家长都认为我是不务正业,那时候真担心这门技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让符亚荣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五指山全面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他也开始辗转于学校、文化馆、社会培训班等各种场合,忙着将黎族传统民乐传承给更多的人。

  截至目前,五指山已建设1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8间黎族织锦技艺传习所、8间其他各类非遗项目传习所,以及4个传承村,同时推动黎锦、黎族竹木器乐、黎族制陶技艺、苗族刺绣蜡染技艺、黎族竹竿舞等非遗项目进校园,逐步覆盖全市中小学。

  一门门传统技艺被纳入系统性的教育教学体系,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也正走向学校、社区、乡村及景区景点,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

  “每年举办‘三月三’及各种非遗系列活动,来自各乡镇的民间艺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出主体,这让我们从民间挖掘出一批优秀的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五指山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该市举办的每一次文化演艺活动几乎都是对本土黎族、苗族精品文化的集中展现,这为本土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也为民族艺术在民间的生长注入了充足动力。

(编辑:云梦怡)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